第27章 第二十七章(1 / 2)

韩王府的侍妾等人听到管家说王爷今日回府,一个一个皆描眉画花钿,穿上最华贵的衣服等在大门口。

夏末的天,炎热渐渐退却,但余热还在。

久等王爷未归,一个一个侍妾精心花好的妆都有些花了。可现在阖府都在外面等,不好回去补,只能一边拿着手帕轻轻擦干净,一边注意不被晒。

往日颇受宠爱的林夫人站的最前,因着府里没有了王妃,无人管束,便大胆穿着一身正红色的衣裙,在一众侍妾当中分为显眼。天气炎热,她的妆容也开始花了,正当她着急之时,一个侍卫先行到达门口,告诉大家“王爷到了。”

这下,有些懒散的众人瞬间挺直了腰背,一个一个面带微笑,目含期盼等看着马车一步一步驶来,最后停在府门口。

很快,赵德昌从马车里下来。

林夫人眼前一亮,赶紧拾掇拾掇自己的衣服和珠钗,扭着腰,嗲嗲地冲着赵德昌嘘寒问暖。

赵德昌微微睁着眼睛看着眼前这矫情地不行的林夫人,和旁边的张平对视了一眼:

“我以前喜欢这个调调?”虽然没有明说,但张平可是跟着赵德昌身边许久的老人了,他一个眼神,张平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张平傻笑着点了点头。

顿时,俊朗的脸庞出现了一丝僵硬。

赵德昌随意摆摆手,将这群侍妾打发了,就回到自己的正院梳洗一番。

大堂里,厨房早就备好了赵德昌喜欢的膳食,王府的周管家也随侍一旁,汇报王府近些时日的动向。

“好,辛苦你了。你带人将那些礼物整理出来,送到其他大王府上。林夫人那些,让他们呆在后院,没事别随便出来。”

周管家恭敬地答应后就退下。

正巧,送刘瑶回家的车夫回来汇报。

赵德昌猛地向前俯身,颇有些急切,问:“怎地这般久才回来,瑶儿没出什么事吧?”

“大王放心,刘娘子没有事。只是要小的领着到汴京逛了一圈,费了些时候才回来汇报。”车夫赶紧将路上的情况一一汇报,连刘瑶家的院落也一并说了。至于她说要去逛秦楼楚馆,车夫就不说了,怕说多说错。

等赵德昌用完膳,府邸门口的马车也备好了。

属于王爷出行的车架在宽大的御街上奔驰,最后停在了皇宫门口。

此时,赵光义正坐在御书房处理公务。,虽然已是夏末,但皇宫里还有些燥热,书房的角落里摆着巨大的冰鉴,正冒着森森冷气。

很快,外面的侍从进来禀报说:“三大王求见。”

赵光义一听,将御笔一甩,忙叫人将赵德昌请进来。

赵德昌是几个儿子里长相最为俊朗的,性格温润如玉,赵匡胤在位时就很喜欢这位侄子。赵光义虽不至于偏疼几分,但对赵德昌还是颇为喜爱的。

尤其这次,去往江南散心,就破获了江南两件大案子,一个拐卖妇女案,一个剿匪。其表现有勇有谋,另赵光义格外欣赏。还找到了改变豚肉怪味的方法,令大宋百姓的餐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只是可惜啊,并非长子……

“爹爹,这是儿子在江南给你带回的一些土仪,虽不贵重,但也算是儿子的一番心意。爹爹你看。”

说着,后面的侍从就端着各色礼品进来。

赵德昌拿起一个白瓷花瓶,上面绘着仙桃,颜色是对的,只是这个桃子有些奇怪,赵德昌不好意思地说:

“这是我亲手做的,可惜做了很多才做成这一个。”

赵光义很有闲情地拿着花瓶仔细端详一番,摸着自己的胡子,笑呵呵地夸道:“三儿有心了,爹爹很喜欢。”

“爹爹喜欢就好。还有这些,都是我自己挑的。”赵德昌很是认真地介绍这些东西,对一件件挑出来的东西如数家珍,赵光义也饶有兴趣地听着。

不多时,近侍进来汇报说几位大人在外面候着了。

赵德昌才恍然回过神来,十分抱歉打扰了赵光义的时间。

赵光义笑笑,让近侍叫几个大人进来。赵德昌提出要告辞,赵光义抬手制止了他,让他留下了一起听。这攻打辽的粮草战马都已经有条不紊地安排调动好了。人员也安排清楚了,现在不过是继续完善下。

“东路,中路和西路三路大军分三线攻打。”

“只是,官家,西路大军的杨业,是个降将,您确定要他。”旁边一个大臣问。

杨业的骁勇善战是大家都知道的,否则赵光义也不可能因为欣赏起才能,一直劝降。只是这一次攻打辽国,为的也有报之前的一箭之仇,宋朝有些大臣对降将,仍旧抱着怀疑的态度。

不过,赵光义很坚决要用。几个大臣也无法,便劝赵光义要找好副将和监军。

这一次,赵光义未拒绝,对着大臣们呈上来的人选,犹豫片刻后,就答应下来。

再说另一头,整顿好了以后,正是华灯初上,夜市开门的好时光。

刘瑶早早在直播间预告了今天要进行的直播,很快,酉时刚过,刘瑶和杨安落星等人就出门去逛了。

“哈喽,老铁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到北宋都城东京,来看看这里的夜市。北宋夜市之繁华,大家都是耳熟能详,那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