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栓所过之处,都是一片荒芜,甚至是赤地千里,哪有东西可吃,连树皮都被剥得干干净净。
幸好运气不错,郑长栓又在米脂废墟,找到藏起来的糙米。
两兄妹又活了下来。
但如此下去,肯定要饿死在米脂城里,郑长栓决定带幺妹离开。
很多人都往南而去,其余方向也有,向北稍微少一些。
郑长栓听过故事,说京城就在北边,他想皇帝那里肯定有吃的,再加上北边人少,所以他决定往北去。
两兄妹将仅剩的粮食藏得严实,倒没有让其他难民发现并抢走。
就这样,郑长栓带着幺妹,跟着难民队伍一路向北走,到达了葭州地界。
很多难民都快要饿死了,所以根本不怕官府,常常聚集在一起,进行抢劫,葭州周边都遭到难民光顾,于是,更多人成了难民。
葭州当地官员还想缉拿盗抢者,可那些人无所畏惧,先吃饱了再说其他事情。
就算是被杀头,也要做个饱死鬼。
郑长栓两兄妹跟在一边,往往还能获得一些残羹冷炙,勉强果腹。
而难民队伍还想往东跨过黄河,进入山西地界,却遭到了山西守军的强力阻击,给难民造成不少的伤亡。
所以,他们只好继续向北,像蝗虫一样席卷而去。
造成如此之多难民的原因,表面上来看,自然灾害确实是主因,又是干旱,又是小冰河期,恶劣的条件导致农民破产,难以为继。
然而,自然灾害只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垮大明这头骆驼的因素不少,像藩王、士族等所占的土地,所拥有的粮食,耗去天下十之八九。
譬如说藩王,明朝末年,需要靠国家供养的宗室有六七十万,已经尾大不掉。
像九边重镇山西,每年存留一百九十万石粮食,可此镇宗室消耗更多,达到三百多万石,留存粮食都无法满足宗室所需,让朝廷更加捉襟见肘。
而土地兼并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明朝赏赐给藩王的土地越来越多,一开始还是几十顷,到后来甚至达到了几万顷。
像万历儿子福王朱常洵,因为备受宠爱,他就藩时获得了四万顷。
像瑞王朱常浩也一样,也得到了不少土地。
他的藩地是陕西汉中,从其周边搜刮到的土地不足两千顷,可朝廷一下子赏赐三万顷,藩地根本无力承担。
于是为了满足藩王需求,更多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