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来的县老爷,看着文绉绉的,没想到是个面冷心热的人。”
百姓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将话题转向于亦谦身上。这时候的于亦谦,在百姓的眼中,有了很大的变化。往常的县太爷,都是带着官帽,威风凌乱,藐视众民的样子。可如今的县太爷,却是个不苟言笑,会关心百姓疾苦的模样。
夸赞声不绝于耳,就连刘三都有了触动。
刘三这辈子,只见过高高在上,拿鼻孔看人的大官,因而也没想到,善待钟童的人,竟是县太爷。
“钟童,这么说,你现在跟着县老爷干活了?”刘三的眼里突然冒出闪光:“有出息啊,以后你飞黄腾达了,别忘记刘大哥曾经接济过你。”
钟童擦干眼泪,上前握住刘三的手:“别说刘大哥,村子里接济过我的人,我都记在心上。你们都是大好人,我日后若是有能力,一定竭尽所能,去回报你们。”
钟童一番话,说到人们的心坎上了。生而为人,谁没有一点同情心,怜悯心?谁不想做些善事?可这世上,总有许多的无奈和恶意,总导致善心被贪心吞噬了,还遭来灾祸。
这村子里的百姓,各个都是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早出晚归,勤勤恳恳耕作,还不一定会遇到天灾,每年的收成都是不一定的。可大家只能往好处想,今年收成不好,明年一定会好的。今年日子过得不顺,兴许明年就好了。抱着这样的心,大家伙还是老实本分过日子,若是多了口粮,自然也舍得送给比自己更贫苦的人。
可这送出去的口粮,究竟有没有回报呢?这事不得而知,人们也不敢揣测。就像农夫与蛇一样,被反咬一口,也是常理的事情。
可如今的钟童,让人们看到了一丝光明。钟童改头换面,跟着县老爷干活,以后最次,也是个衙役官差。那时候每家每户有难,都可以找钟童来做活,也算是官府有人了。
想到这儿,人们纷纷上前围住钟童:“小伙子有出息了,以后可不能忘了我们啊。”
钟童被人们围着,脸上堆满笑容:“各位乡亲父老,你们对我有恩,我日后一定会回报你们的。只是现如今,还需要大家听从县老爷的吩咐,合力去做些事情才对。”
说到县老爷,百姓们一下噤了声。都知道县老爷仁善,可他们区区小老百姓,谁敢妄言呢?
老翁这时站出来发话:“县老爷为着重新修桥,还要请各位长工去府里聚一聚呢。”
钟童实时插话:“放心吧,大家有什么难处,都可以告诉我,我替大家伙向县老爷进言。”
本来忐忑不安的百姓,顿时看见了光:“钟童,你可要替我们说几句公道话。”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了片刻,将心中不满说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