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有素的晋军一上战场,无须国的军士呆愣在原地。他们从没见过这种阵势——全部是步兵,无一辆战车。显然他们也不能接受别具一格的对阵形势,第一个反应就是嘲笑、鄙夷。一个这样的阵形也就百来人,就这些个没有掩护的士兵想跟他们对抗?
然而好景不长,他们的笑容没有持续太久。他们的阵形还没摆好,晋军已经迫近。一个个大阵扑面而来,虽无坚固战车掩护,人心齐,步伐一致,相互呼应,形成的合力锐不可挡。很快,晋军就把无须国打得落花流水。
“车战转全面步战是开先河的新战术,别说狄国没见识过,老夫也没亲历过。”赵武听得津津有味,听完赞不绝口。
“魏氏多武将,果真名不虚传。”韩起也竖起大拇指。
“晚辈想请教魏将军,不知魏将军何以有此奇思妙想?”赵成一脸崇拜。
“若论治国之才,魏某远远不及两位将军。不过治军有些经验而已。”魏舒的年纪比赵武、韩起小很多,六卿中三人算是走动得比较频繁的,对他们二位,魏舒向来十分恭敬。“除了日常政事,闲暇之余,在下最爱琢磨的就是行军对阵用兵用计。临阵一看,地势非常特殊,这才提出不能再用战车。”
“魏将军定是日有所想,反复研习,认真揣摩才会有此大胆设想,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眼前这位年纪轻轻就与父亲征战沙场的英勇战将,赵武一路看着他成长茁壮。对他,赵武是打心眼的欣赏钦佩。
“虎父无犬子。”韩起赞道老将军也是骁勇善战,文武双全。”
“纵然从前有过许多设想,在战场上应用仍是首次,不知魏将军可曾有过担忧?”赵成是个爱琢磨的人。设想是一回事,实践又是一回事,需要巨大勇气承担责任。万一失利怎么办?
“传统的车战也不能确保百战百胜,何况是新式阵法?”魏舒笑着看向面庞年轻的赵成,“有了新的想法总要一试,再多操练都不如一次实战。在试行之前,肯定要与主将分析利弊成败,争取他的支持。再派小股军士上前测试,大军在后增援。实在不行还有退出余地,不至于将我军逼到无路可走。”
“这么说来,一个新的阵法的产生既要有耐心操练,还要有胆量摆上战场接受考验,两者兼具,方可成真。”赵成总结道。
“正是。”魏舒点头说道无屡试不爽的法宝,只有因时而变,再加地势、人事的配合方可。”
“多谢魏将军教诲。”赵成客气的道谢。
“不过是些寻常的做事方法,不足为道。”魏舒十分谦虚,“倒是两位将军文武兼备,阅历丰富,在下望尘莫及。”
“日积月累阅历自然就有,无需羡慕。”韩起摆摆手道将军此番平定归来,为我国西北安宁立下汗马功劳,想来无须国以后定会老实不再就犯了。”
“游牧民族迁徙频繁,北狄部落众多,兵败之后,其余部落闻风而动往北迁移。一旦我国放松戒备,他们又会不时侵扰。”魏舒说道。
“的确如此。”赵武点头道过,此役一定令他们心生畏惧,边境又可维持一段安定,已经足够。”
“我国与无须国,从前是敌对,之后又是盟友。如今又敌对,指不定哪天又结为友邦也未必。”魏舒猜测道。
“那倒是。”韩起说道一时彼一时。上一次议和的是魏老将军,这次打胜仗的是魏少将军,不定下次结盟时就是魏小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