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原来那辆大二八自行车从京影小西天校区出来,孔捷就直奔北竹杆胡同3号院去了。
北竹杆胡同3号院,现在不但是《先知》杂志的办公地点,还是当代龙国诗人、作家的著名沙龙集结地。嗯,至少对长年寓居京城的这批诗人和作家来说是这样。
除了文坛的人喜欢在这里聚集以外,现在影坛、乐坛和画坛的人现在也经常喜欢朝这里流窜。而影坛和乐坛的人,好像又是被文坛的人给勾连来的。
其实会出现这种情况,一点也不稀奇。文坛、影坛乐坛和画坛的人算起来,其实都能归入到搞艺术的行列里,他们互相之间多少都有来往。
比如1978年的时候,算是地下杂志性质的《明天》创刊时,诗人南岛和芒客满世界去张贴他们的杂志。而那个时候,负责在京影帮着他们张贴的就是当时刚刚入校的新生陈恺歌,就是后来的著名导演。
这里之所以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成为北方艺术界的圣地,和《人民文学》朱纬副总编脱不开关系。
孔捷在离京赴沪以前,因为和朱纬关系比较好的原因,给朱纬留了一套北竹杆胡同的钥匙。这里离《人民文学》杂志社比较近,孔捷的意思是工作忙时可以到这里歇歇比较方便。
谁想到朱纬人比较四海,喜欢没事和作家诗人们一起轧马路、讨论、吃东西、向他们催稿等等。原本这些都是在马路上时聚时散地进行的,现在他们却仿佛有了一块根据地。
在《先知》杂志创刊以后,焦安然带了几个杂志工作人员在北竹杆胡同3号院这里占了一进的院子。而剩下的地方则理所当然的被艺术界的各色人等占据了。
当初孔捷购买这套四合院的时候,买的价格算是相对比较便宜的。原因是闹鬼。
但是自从这里成为艺术家们的根据地以后,好像鬼就再也没出现过。因为这里几乎不管白天黑夜都是高朋满座、车水马龙的。
这套院子里的喧嚣就没有停止过。从这里路过,你不时就能听到里面或者有人大声朗诵诗歌,或者放声高歌,或者激烈争论,或者有人被揍发出尖厉的叫声。
这个揍人的人,一般都是焦安然。她现在俨然就是北竹杆胡同3号院的主人,而且艺术家们也普遍认可她的这个身份,私下里都称她为“杆主”。
焦安然是个漂亮的女人,而且因为孔捷的原因也越来越有女人味了。受到了艺术家们的普遍欢迎。不过男艺术家们能得她青眼的还真没有几人。
而且焦安然的女人味只留给孔捷,对其他人还是非常的兄弟的。而艺术家们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怪僻,让焦安然不爽了自然就直接上手揍了。
当然,焦安然也并只是如此虐待艺术家们,也给艺术家们提供了不少好处。比如《先知》杂志,从80年12月份那一期开始,就不止登载孔捷的作品了;别的诗人、作家、画家、音乐家的作品也开始被陆续登载。当然了,孔捷的作品仍然是重头就是了。
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焦安然觉得《先知》上只有孔捷的作品还是太过单薄。孔捷对此,也没多说什么;她喜欢就随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