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后来这四幅开山之作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自行车版》和《三英战吕布-摩托车版》,被范增大家赚给了他的小友孔捷。后来就一直被收藏在孔捷的私人博物馆“种花斋”之中,轻易不对外示人。
而《林黛玉倒拔垂杨柳》和《薛宝钗拳打镇关西》则是被范增大家传给了自己的后人。前一幅后来被其后人捐增给了国家博物馆,时有对外公开展出。而后一幅则听说是被一扶桑商人重金收购,从此绝迹于龙国境内。
此时孔捷是没有在京城看到这几幅画,要不然恐怕也得呛上几口水或者被雷出一口老血。
这历史的惯性实在是太强了,谁也不会料到,就因为孔捷的一番话,让这些几十年后才会见诸于世的作品早了这么长时间出现了,而且还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
在沪海送龚膤下车后,看着眼前这位新加入的同车室友,孔捷再次怀疑自己在重生后是不是隐藏了什么招黑体质之类的挂。
之前同室的龚膤是个大美女,害得他一不小心又招惹上了一笔情债。而现在眼前的这人,却是一位穿着袈裟、宝相庄严的大和尚。
想自己自打重生以后,随便见个混混就是耿小山这样的二代,逛个古玩店能见到范增这样的书画大师,找个外国人什么的愣能遇到建国同志,乘个火车能遇到当代女神龚膤。眼前这个和尚,不会也是个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吧?
人都已经进来了,也不得不打个招呼。“您好!大师。”
大和尚双掌合十,向他作了个揖道:“不敢当!贫僧济行,给施主见礼了。”
孔捷也赶紧站起来,回鞠了一个躬,“济行大师客气了。我叫孔捷。”
待到大和尚安顿好坐下之后,此时身心放松的孔捷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他聊天:“大师此行是要去哪里啊?”
大和尚也很随意地道:“我要去坤明,不知道施主要去哪里?”
“那看来我们是要一起坐到终点站了,我也要去坤明。不知您此行是去办什么事啊?”孔捷回道。
济行道:“我是要到滇南云游一番,增长见识、感悟佛性的。”
孔捷笑道:“大师却是悠闲。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想来名利不如闲。”
济行也一起笑道:“不过放下而已。世间人不得闲,不是身不得闲,而是心不得闲。”
“哈哈!大和尚妙人也。”孔捷现在觉得别看这个室友是个和尚,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突然,孔捷心念一动,从自己脑中的“酷我音乐盒”里找到了一首歌。不过暂时没有点播放键,而是先向济行道:“大师!我自己创作了一首与佛教有关的歌,唱给您听听如何?”
济行:“施主还会写歌唱歌?那贫僧就洗耳恭听了”
于是,孔捷点了这首歌的播放键;而在大和尚看来,则是他开始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