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风险投资的回报(1 / 2)

在人们眺望的目光中,至正十五年悄悄地过去了。有人开始猜测,这张士诚是不是就此止步不前了。

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在春暖花开之际,也在人们的怀疑和猜测中,张士诚的军队兵临苏州城下了。该来的还是来了,只不过是稍稍晚了一些而已。

此时,苏州城内大部分的元兵已经撤走了,剩下的守城元兵没做什么抵抗,就夹着尾巴逃走了。结果,富庶的苏州便改姓了张。张士诚没想到元兵如此不堪一击,他干脆把苏州改名隆平郡,国都也从高邮迁到了苏州。还把承天寺改建成王宫,并设立了省、院、六部等行政机构,任命李行素为丞相,张士德为平章,蒋辉为右丞,潘元明为左丞,史文炳为枢密院同知,周仁为隆平太守。至此,代表广大下层盐民利益的大周政权初步形成规模。

其后,张士诚继续开疆拓土,向南,到湖州、杭州、绍兴、诸全(诸暨);向西,到长兴、宜兴、常州;向北,到通州(南通)、高邮、淮安、徐州、宿州、濠州、泗州,坐镇一方,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老朋友来了,沈万三理当去拜访一番,所以,他准备了厚礼前去拜见苏州城的一把手。

高高在上的张士诚已经今非昔比,虽然黄袍加身,左右侍从无数,但却掩盖不了他骨子里透露出的那丝土气。

这种人也能坐天下吗?沈万三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不过,眼前最要紧的是和这位“军阀”搞好关系,毕竟,自己在苏州有好几十家店铺。万一惹火了他,把自己的店铺一把火点了,自己可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诚王,真有王者的风范啊,老弟佩服不已。”

“哈哈,沈老弟真会讲话,如果没有你的及时相助,我的三军就要忍受饥寒交迫之苦,哪里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应该的,应该的,只要大军有需要,我沈万三一定会竭尽所能有求必应。”

“那本王就不客气了,听说辟疆园修建得很是气派吧。”

沈万三看了看张士诚那双贪婪的眼睛,心里明白了他的意思。

“既然诚王喜欢,老弟就送您了。”

再看看这辟疆园,为什么张士诚这个土老帽也知道这个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