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天价投资(1 / 2)

凭着诚信,最后一匹丝绸也卖完了,沈万三心里那个美呀。这下,他可以风风光光地回周庄了。可就在船夫打算开船时,岸上的人都朝集市跑去,而且边跑边喊:“买老婆去啦……”

听过抛绣球招女婿的,还真没听过买老婆的,在光天化日下贩卖人口,这也是元朝的一个特有的现象。

元代法律规定,驱口属于贱人,与钱﹑物同,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分。使长对驱口有人身占有权利,可以任意转卖,在大都和上都等城市中设有人市,买卖驱口。所以,元朝大量“驱口”(奴隶)存在是极其普遍的,在开设的“人市”可以任意买卖驱口。在元朝一个中等官员就可能有人上百个驱口,一个大使长(奴隶主)的驱口往往成千上万。忽必烈宠臣阿合马就有七千多个驱口。驱口只有通过赎身才能摆脱贱人的身分,成为良人。

驱口一词始见于金代。蒙古灭金过程中,掠民为奴的现象非常严重,所掠驱口约占原金统治区残存人口的一半。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争中,掠民为驱尽管程度有所减轻,但仍相当普遍。元朝统一全国后,以战俘为驱口的现象显著减少,但在镇压人民起义过程中仍有掠民为驱的现象。

到了元末,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口贩子猖獗,许多人家的孩子便成了这些人的猎物。

虽然沈万三也听说过“人市”,但还真没见过这种场面,所以他决定也去看个究竟。等他赶到“人市”时,台子已经被人山人海围了个水泄不通,就凭他那小体格想挤进去是没戏了。只好垫着脚尖远望,隐约看到台子上站着一排人,有男有女。

“沈老弟,你也来看热闹?”

沈万三回头,原来是给自己解围的那个彪形大汉。

“原来是张大侠啊,这么巧。”

“走,跟我后面,挤进去。”

就这样,沈万三如愿以偿地挤到了台子下面。

“这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总有一天我要把你们统统拉下马来。”

这话,沈万三听着有些耳熟,对,朱重八也说过类似的话,每天打打杀杀的,也不知这位兄弟过得怎么样了。台下围观的人的叫喊声打断了沈万三的沉思。

“五两。”

“五十两。”

原来,台上的所谓驱口都已经定了底价,就像现在的拍卖会一样拍卖,出价高的人就可以当场把人带走,做老婆或做奴仆都可以。

把人当物品一样对待,这个骑在马背上的王朝还能维持多久?如何在乱世赚取财富,这个问题第一次出现在沈万三的脑海中。

在好莱坞,流行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如果你的事业中能有贵人相助,无疑会让你平步青云。沈万三即将遇到他生命中的贵人,这是他这趟扬州之行的意外收获。

“家父是苏州吴江当地的富户,只要把我送回去,我爹会加倍地酬谢你们!各位大爷,行行好,救救我!”台上一名衣着讲究的女子哭诉道。

沈万三就是贩卖丝绸的,从远处就能看出这位哭诉的女子穿的是上好的丝绸做成的衣服,难道他家真的是富豪大户人家?可怎么会沦落为驱口呢?难道他是为了给自己赎身,打出的烟雾弹?沈万三下意识地捂紧了自己兜里的银票。

“我爹真的是吴江汾湖的富豪,各位大爷救救我啊……”

汾湖这个词一下子又吊起了沈万三的胃口,他早就听说汾湖有一位姓陆的富商有万贯家财,如果这位女子真是他家的千金小姐,如果自己能救她一命,那自己岂不是又结识了一位贵人?这是一笔无论怎么看都划得来的买卖。

为了证实一下,他冒着被打的危险向前几步,问道:“姑娘是贵姓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