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宁可亏银子,也要讲诚信(1 / 2)

“人言”为“信”,一个人说出的话一定要真实;一个人答应的事一定要实现,这叫信守诺言。人无信不立,说到底,商人做生意卖商品卖的就是信誉。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说:“成功的秘诀,在于把自己的脚放入他人的鞋子里,进而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事物,服务就是这样的精神,站在客人的立场去看整个世界。”但许多商人觉得只要成交就算完成任务了,这种观点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把东西卖出去,只是取得了暂时的胜利,要保证完备的售后服务,产品使用过程中有没有质量问题,顾客对产品的评价如何,等等。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誉是商人的生命。”建立良好的信誉是一个商人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虽然商人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润,让财富增值。所以商人要精明、老练、善于算计。不过,厚道做人也是不可少的。老子认为:不负于人,不欺于人,就叫厚道。这里所说的“厚道”不是呆头呆脑或僵化愚钝,而是在明确各种利害关系后与人为善,才能广开财路。反之,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开空头支票、轻易许诺的人,只能聪明反被聪明误,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只能失去他人信任。沈万三在这一点上就做的很好,值得我们效仿。

回到船舱后,沈万三开始整理被弄乱的丝绸,同时也开始考虑是否该返航回周庄了。他突然发现有包丝绸的外包装破了,并且露出的绸布上好像有一片黄色的污点。沈万三急忙翻开那包丝绸,用手扯了扯,绸布便被轻易地撕裂开来。

竟然在好丝绸中掺杂次品,这些昧良心的货主。那些已经卖出去的丝绸里难免有次品掺杂在其中,怎么办?就这样装作不知,烂在自己肚里,还是……

沈万三一屁股坐在船板上,心情郁闷至极。

“正派商人把诚信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米行老板的话在沈万三耳边回荡。

做人离不开诚信,经商更需要诚信。

沈万三看着船头飘扬的“昆山周庄沈富”的招牌,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要弥补客商的损失。所以,他又挂出了一个大牌子,只见上面写道:丝绸中掺杂着次品,请广大客商前来调换或退货。

这个招牌引来路人和客商们好奇的目光,人们纷纷议论:这个人的脑袋让驴给踢了吧,哪里有自己砸自己牌子的,难道是钱多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