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xu需)上视。盱豫着眼前的安逸。这里的悔;迟,有悔是有盱豫所引来的后果。即推理出的结果,也是所说的判词。因为只盯着安逸享乐,所以就会出现过失,悔恨。若迟迟不改变,那就是悔上加悔,即错上加错。
第四段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由豫的意思是一味安逸享乐。大有得的意思是指,贪婪会越来越大。朋,结党,互相勾结。盍(he)词。簪在头发上的簪子。这里的盍簪是借用来做比喻。
本句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推理句;由于一味的安逸享乐的话(由豫),那么,就会使贪欲越来越大(大有得),其结果就会导致朋党在背后的诋毁。盍簪是寓意背后指戳。即批评之意。一旦君子被人们在背后批评,就会造成威信的丧失,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段话的意思是味的安逸享乐,就会想得到更多的获取,那么,就不要疑心人们在背后的批评。
第五段是作者站在很客观上来认识豫这一问题,并指出这一问题存在的长期性。让君子更清楚的认识与对待。这就是贞疾,恒不死的含义。
疾。
若译意就是这种毛病(指安逸享乐),永远都不会消失。确实在现时的生活中,谁不想安逸享乐呢?这是人人所想的。但一味追求安逸享乐,就会堕落,也就不思进步,结果就走向有害的一面。而且安逸享乐这一问题,也确实是一个恒不死(长久不会消失)的事情。那么,怎么办呢?作者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就是冥豫,成有渝,无咎的表述。
冥,引申为深入地思考。冥豫的意思是若能深入思考如何对待安逸享乐。成。渝,违背。成有渝习的毛病有了改变。
最后的句子意思是若能深入思考如何对待安逸享乐这种问题,一旦这种成习的毛病,有了改变,也就没有什么过失。
本篇内容是紧扣主题,即围绕着安逸享乐来论述。本篇的篇名豫,是指安逸,快乐意。《诗小雅》里有逸豫无期,豫就是指快乐享受讲。安逸享乐为何与利建侯出师相关联呢?《周易》是为君子(有国有家的统治者)讲述的政治道理,而不是为百姓讲述的道理。因君子是安邦治国者,君子若过度的安逸享乐,自然对政治影响是十分有害的,古今都一样,西周是官僚制,当官的一味追求的是安逸享乐,那么,国家的前途命运,百姓的前途命运,则可想而知了。
本篇论述的虽是如何对待安逸这一问题,而作者把这一问题放到政治的高度来思考。统治者若过度的追求安逸,就会对社会造成灾害,对统治者自身同样会造成过失与悔恨,即对君子自身造成危害。严格的讲,无论从个人,还是从政治角度,都是不利的。这是历史经验所得,历史经验告诉君子因安逸而丧志,是无益于建侯与出师。作者从利害关系上讲述了安逸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