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十七)(2 / 2)

《系辞传》指向今本《周易》的卜筮说法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要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系辞》里的这段话,作者虽然是用《易》称》之序也、爻之辞也、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这实际就是指《周易》里的爻辞(即今本《周易》的爻辞),可以占断事情的变化。《系辞》里还说道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存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

这里把《易》(指今本《周易》)说成具备了圣人的四种原则,其中之一是用《周易》来占卜。是君子要所行、所为、所要遵循《周易》一书里的四种原则。其中一项是来占筮,其它三项是辞、变、象。这正是《系辞》作者被今本《周易》的外在形式所迷惑,而亦理亦筮的论《周易》。

无论《系辞》作者们论述的言辞、变化、取象多么的义理深奥,都被所认为《周易》有占的功用冲消掉。

这就是《系辞》对《周易》一书性质的说法,有四种圣人之道在其中,其一是占卜的功用,《周易》岂不成了筮卜的工具么?

这岂不成为哲学变成了神学的婢女了吗?进入帝国时期,哲学与神学相合流。确实是这样,《系辞》里的哲学思想成为后封建时期神学天命思想的活水源头。后封建时期与先秦相比,没有了哲学。后封建里的哲学成为了天命神学的解释工具。

那么,我们要问《系辞》作者从何得出《周易》以卜筮者尚其占的根据呢?即《系辞传》认为《周易》能用来筮卜的根据是什么呢?其认为的根据是否能够成立呢?我们已知《左传》里记述春秋史巫用《周易》之名份来筮卜,但那是史巫的错误认识,是将早已出现的那套六联体符号,即并不是《周易》里原创出的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分出八个经画符号(春秋时期还没有出现八卦一词),纳入八种自然物象(春秋八个经画符号也就是后来《系辞》里总结出的八卦符号,只有八种取象),以推论人事吉凶的先知来。这是史巫所用的一套八卦筮卜术,《周易》里是看不到的,说明不是《周易》里的内容。春秋史巫筮卜时,如何起筮,《左传》里没有记录。《左传》里保留下来的筮例,只有推论人事吉凶的先知内容。就是通过六十四画符号里的取象,来比类、附会人事吉凶。当然也不否认春秋前期的筮例,是看筮出六十四符号里的某一个画符号也就知道那一个画符号(后称卦画符号)下里的《周易》文辞。也就通过《周易》里的某一句话来比类、附会所问人事吉凶。这就是春秋时期史筮所谓用《周易》筮之的方法过程,实际离不开六十四画符号与六联体画符号里的取象来筮卜。而六十四画符号不是《周易》里原创,六十四画符号在《周易》之前早已产生,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从目前考古界发现《周易》一书之前所出现在甲骨与铭器或陶器上的六十四画符号,还没有证据证明六十四画符号是用于筮卜的。如同六十甲子排序符号,同六十四画符号一样,都同时出现在殷商时期的甲骨上。也如同甲子六十符号一样,在筮卜、八字、风水学上变成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推演工具。那么,甲子符号难道在起初就是用于筮卜、算命的工具吗?显然不是的。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