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二十九)(2 / 2)

再看王弼对《乾》的九四文辞所注内容,同样是来自于《易传》里的《小象传》与《文言传》释解《乾》九四文句的思想内容。《小象》文里讲进无咎也,王弼注里就出现了进退之说。

而《文言传》是这样说的曰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脩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文言传》又说,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我们对照王弼注与这《文言》里的说法有没有出入呢?其思想性完全一致,连一些《文言》里的原文句子,王弼都没改动就抄袭过来,就成自己的注释内容了。因王弼并没有说明,这是引自还参阅《文言传》内容而写的,这就有点抄袭他人成果的嫌疑了。不过古代没有版权一说,故没有剽袭之说。

我们再看王弼对《周易》一书没有《文言》解释的其它篇目是如何作注的。

如对《周易履》的注解r>

履虎尾,不咥人亨。

对本句话的注,王弼是连《象》文一并做出的注,来说明这句话的含义。

《象》(即《小象》)文是柔履刚也,说而在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王弼注)者,言乎一卦之所以为主也,成卦之体在六三也。履虎尾者,言其危也。三为履主,以柔履刚,履危者也。履虎尾,而不见咥者,以其说而应乎乾也。乾,刚正之德者也。不以说行夫侫邪,而以说应乎乾,宜其履虎尾,不见咥而亨。

本站热门小说推荐

<ulcss="list-inline">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