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战国时期出现的典章书籍对《周易》的称法
《论语》里有一处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里出现的《易》称,从后来的史料来看,如《史记》里记孔子老而好《易》,和帛书《易传要》文记述孔子对《周易》的论述,由此而知孔子所言的五十以学《易》,这个《易》称,无疑就是指《周易》一书了。
《论语》里还有一处引用了《周易》里的文句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而已矣。
这里引用的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就是引用《周易恒》篇里的句子。虽然《论语》里所引用时并没有点明出处,但由此证明孔子晚年好《易》是事实,所以才发出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慨来。故《论语》里出现的《易》称,无疑就是指《周易》一书,即春秋《周易》一书。
战国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并留传下了诸子的书籍。从战国时期的书籍来看,在战国前期出现的书籍,反映《周易》的是非常少见,而到战国晚期出现的书籍,则开始有一些书籍里引用了《周易》里的文句。如《荀子》,《吕氏春秋》等书籍。
《荀子非相篇》易》曰,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