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二十)(1 / 2)

接下来,我们看贞屯悔豫皆八这一说法,是否如上筮例中的八说相同呢?

《国语晋语》亲筮之,曰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司空季子曰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国之务也,吉熟大焉。是二者,得国之卦也。

我们看到本筮例的称法,不同于《左传》里记载的筮例中的那种称法,即遇某之某曰;也不同于前面所讲的两筮例中出现的某之八说法。而这一筮例出现的是得贞《屯》悔《豫》,皆八也这种奇特说法。那么,这贞《屯》悔《豫》,能否理解成《左传》里的筮例称法,为《屯》之豫呢?按《左传》里记载的《周易》筮之或引用例子分析,已知那时的《周易》文本是以《周易》里的六十四画符号及名称作为每篇里的繇题。而且春秋《周易》文本里的《屯》篇里并没有以《豫》名称做繇题的。那么,这贞《屯》悔《豫》,就不能理解成《屯》之豫。这一筮例,也就不是变繇筮法即没有得出《屯》里的繇辞。因这一筮例里,出现了皆八的说法,如同艮之八与泰之八筮法一样,应是变卦筮法了。所谓变卦,就是在起卦时,起出的一卦为主卦,再通过主卦的繇变(后称爻变)而变出另一卦,即为变卦。那么,这《屯》就是主卦,而《豫》就是变卦了。

从这一筮例中的解卦说法来看,是通过《屯》和《豫》两卦象和卦辞结合来解卦的。这都属于把《周易》演变成八卦筮术里的东西,《周易》里本没有这些内容。如本筮例中出现的震车也、坎水也、坤土也,震,雷也、车也;坎,劳也,水也,众也。主雷与车,而尚水与众。车有震武,众顺文也。文武具,厚之至也。故曰《屯》。其繇曰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震雷,长也。故曰元,众而顺,嘉也。故曰亨,内有震雷,故曰利贞。车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济,壅也。坤,母也。震,长男也。母老子强,故曰豫,其繇曰侯行师。居乐出威之谓也!是二者,得国之卦也。

这些都是八卦筮术里的东西,在《周易》卜筮说一章里有解说,这里也就不再细说本筮例中的八卦取象内容。而从这一筮例中的解卦说法来看,就是变卦筮法了。不过这里出现的贞、悔与皆八也在本筮例里是何意呢?

贞、悔也是八卦筮术上的术语,最早出现贞、悔的说法,是出现在《尚书》里的《洪范》(今人研究认为此文是伪文)一文中。七、稽疑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

这《洪范》里说的曰贞,曰悔,单从此文中是无法理解在筮法上是何意。而最早出现贞、悔与卦名称在一起的说法,就是《国语》里的这一筮例了。易学上对贞、悔,在筮法上的一般认为是,本卦为贞,变卦为悔;或内卦称为贞,外卦称为悔。

三国时韦昭所注《国语》,对此筮例也有解释屯为贞,在豫为悔。八,谓震两阴爻不动,在贞在悔皆不动,故曰,皆八,为爻无为也。

而宋人在前人筮例的基础上,总结出占卦上的筮法,如朱熹作《易学启蒙》,考变占第四里所总结的筮法如下六爻皆不变,由占本卦彖辞,而以内卦为贞,外卦为悔。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二爻变,则以本卦二变爻辞占,仍以上爻为主。三爻变,则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辞,即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四爻变,则以之卦二不变爻占,仍以下爻为主。五爻变,则以之卦不变爻占。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

朱熹对贞、悔的说法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