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罢官(2 / 2)

掠明 王贰涛涛 1055 字 2021-11-29

天启七年(1627)农历六月初五清晨,粮料吃尽、士气低落的八旗军缓缓撤离锦州城。个人威望一下子跌至谷底的皇太极于六月十一日返回沈阳城,这是一场让皇太极“辱名”的战争。

“宁锦大捷”把还处于饥荒状态的大金汗国之战争潜力彻底耗尽了,阿敏为首的朝鲜侵略军在年初抢回大金汗国的物资基本上打光了。然而,在天启七年取得胜利的明军并没有把“堡垒计划”继续贯彻下去,就连刚被金人拆毁、离锦州城很近的小凌河堡也不修了。

皆因,袁崇焕被阉党赶下台了。

对于自己的遭遇,大英雄袁崇焕早有遇感。从他得罪了“魏公公”的亲信太监刘远的那一天起,他已做好了回家种番薯的准备。

“各位将军无须为我袁崇焕的境遇而对朝廷心怀不满,我已经在辽西走廊当差好几年了,也是时候回南方的东莞县看我的老母亲,尽尽孝心啦在座各位作为关宁军的高级将领,在我走后,你们的一举一动将关系到国家边防的安危!因此,你们今后的工作还是要继续做好!”

“遵命!袁帅!”祖大寿、朱梅、左辅、赵率教、何可纲、孙祖寿为首的十余名关宁军高级将领齐声回应功成身退的袁崇焕。

所有人都相信,大明朝廷会在未来再一次起用曾2次打败八旗军的袁崇焕。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袁崇焕不是一个人从辽西走廊走回广东东莞,除了一大群袁氏家兵护卫袁崇焕以外,还有“假佛朗机”孙元化亲自陪同袁崇焕南下,另还包括众人的家眷。

他们走海路。

“初阳(孙元化字),你这个‘假佛朗机’就是不听我劝,偏要辞官回上海县你如今不在宁远,我其实很不放心。”刚被免官的袁崇焕在夏日的海风中一边把玩着从孙元化手中赢回来的鼻烟壶,一边挖苦、埋怨孙元化。

“你这个‘白面书生’都已不在辽东啦,我勉强留下来,也修不了堡垒我倒不如趁此机会回家看看我的父母、师父、师娘。”46岁的孙元化回怼43岁的袁崇焕。

“哈哈哈哈哈哈!我袁崇焕就喜欢你这秉性你知道我为何偏要走海路,而且求皇上特批一艘战船护送我们回江南吗?”袁崇焕笑嘻嘻地问孙元化。

“我估计,你这名被朝廷罢免的巡抚是害怕太监刘远雇佣杀手追杀你。”孙元化脱口而出地回答袁崇焕,袁崇焕听后却笑而不答,深深地吸了一口鼻烟。

良久,袁崇焕对胸前悬挂银质十字架的孙元化说:

“自八旗军屯兵三岔河与我关宁军对峙开始,皇上就把我师父(孙承宗)从高阳县召进了北京城把八旗军主力从锦州城引至宁远城决战,是他老人家在来信中给我的建议。这次能打败皇太极,幸不辱命也!”

“能在野战中打败八旗军主力,你孙元化也功不可没!当初,我听从你的建议大手笔建造‘鲁密铳’,现在看来,那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孙元化笑着问袁崇焕:

“走海路,不往北直隶走,难道也是孙老师(孙承宗)的建议?”

袁崇焕也笑着反问孙元化说:

“你这‘假佛朗机’为何如此聪明呢?”

推荐:stylereenda{font-sizepxlor6dd4padding0px}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