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爸爸劝我,努力学习吧,那样你就可以去个好公司工作。而另一个爸爸却则说,努力学习吧,那样你就可以发现一家好公司并收购他。一个爸爸说,我不富有,因为我有孩子。而一个爸爸则说,我必须富有,因为我有孩子。一个爸爸提倡在餐桌上讨论钱和生意,而另一个爸爸则禁止在吃饭的时候讨论这些话题。
一个爸爸说,当涉及金钱的时候要小心,别去冒险,而另一个爸爸则说,要学会管理风险。一个爸爸认为,房子是最大的投资资产,而另一个爸爸则相信“房子是负债”,如果你的房子是你最大的投资,你就有麻烦了。
两个爸爸都会准时付账,但不同是,一个预先支付账单,而另一个到期限才支付账单。
一个爸爸相信政府和公司关心和满足人们的需求。他总是很关心加薪,退休政策,医疗补贴,病假,假期以上的津贴这类事情。他有两个参军的叔叔,在服役20年后获得了退休金和终身保障,这让她深受影响。他很喜欢军队向退役人员发放的医疗补贴和职业保障和职位补贴有时甚至比职业本身更重要。他经常说,我辛辛苦苦为政府工作,我有权享受这些待遇。
另一个爸爸则信奉完全的经济自立,他反对这种“理所应当”的心理,认为正是这种心理造成了人们的软弱,贫穷。他特别重视理财能力。
一个爸爸努力存钱,另一个爸爸则不断投资。一个爸爸教我怎样去写一份让人印象的简历,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另一个爸爸则教我写下雄心勃勃的事业规划和财务计划,进而创造创业的机会。
作为两个意志坚定的爸爸的“杰作”,我有辛了解到不同的观念怎样带来不同的人生。我发现人们的思想确实可以解决他们的生活。例如,我的穷爸爸总是说,我永远也不会成为富人。于是这句话就成了事实。而我的爸爸恰恰相反,他总是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富人。他会这样说,我是一个富人,富人不会这么做。甚至当一次严重的经济挫折使他一文不名后,他仍然把自己当做富人。他会这样安慰自己,贫穷和破产的区别是,破产是暂时的,而贫穷是永久的。我的穷爸爸也会说,“我对钱不感兴趣”,或“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而我的富爸爸则说“金钱就是力量”。
尽管思想的力量无法测量或评估,但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就已经明确自己内心的想法,也知道如何表达自己。我注意到穷爸爸之所以穷不在于他挣钱的多少(尽管这也很重要),而在于他的想法和行为。因为拥有两个爸爸,我明锐地察觉到要小心的选择和利用其中一种观念。我到底应该听谁的,是富爸爸还是穷爸爸?尽管两个爸爸都高度重视教育和学习,但两人对于什么才是最应该学习的看法却不同。一个爸爸希望我努力学习,获得学位,找个工作高的好工作。他希望我能成为一名专业人士,例如,律师,会计师,或者去读商学院读a。另一个爸爸也鼓励我学习成为富人,了解钱的运动规律并让钱为我工作。“我不为钱工作,”这句话他说了一遍又一遍,我要让钱为我工作。”在我9岁那年,我最终决定听从富爸爸的话并向他学习有关钱的知识。同时,我决定不听穷爸爸的,既然他拥有那么多大学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