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2 / 2)

赣江从这里流过 聿苏 2878 字 2021-07-08

李春江接过收据,心怦然而动,见罗青竹在观察,为了掩饰瞬间流露的激动,说,“你也幸罗啊!罗青竹,多好的名字。罗霄深处白云生,青山远迎杜鹃鸣。红井一念他乡泪,竹翠江岸映日红。”

罗青竹听傻了,喃喃自语:“大哥,你是一个有大学问的人哪——我——想请你把刚才的话,不,是诗写下来,好吗?”

李春江说,“顺口诌来,让小妹见笑。”见罗青竹执著的眼神,只好接过纸笔,凝神静气,挥笔而就。

罗青竹看着,目瞪口呆。

李春江心想,我的字不是吹,在省书法大赛上得过二等奖的。钢笔算什么,要是有毛笔,敢与你赣都市书法名家一比高下。

罗青竹眼光移开,侧脸看着房门,商量的口吻:“大哥,这钱还是放你这吧,我想经常来这里吃饺子,好吗?”

李春江满心欢喜,却说,“不可以,担心你不来,我不成骗子了。”

罗青竹鼻子翕动:“骗子——骗子能写出这样的诗吗?大哥,放心好了,只要你不烦,我每天晚上都过来吃饺子。”

“好!没想到,我在这里遇到贵人了。小妹,不是吹,我包饺子的手艺可好了。”

罗青竹频频点头:“我相信,你人这么好,做出的东西一定不差。大哥,我就住在那边的小区,有事只管说。”

“还别说,我还真有事。明天想去买炊具,我初到这里,人生地不熟,你有时间陪我去吗?”

罗青竹微笑着点头,忽然想起:“今晚你怎么住呀?”

“市里的旅馆还没退,等把这里安顿好了再退。”

“大哥,我有个建议,不知可当说。”

“我是纯外行,什么也不懂,就是为了省钱才开店的,巴不得小妹指教。”

“这处房子黑黢黢,脏兮兮,大哥开得是饺子店,最好把墙贴上一层墙纸。若是大哥钱不多,贴墙纸的费用我来出,等你赚了钱还我。”

李春江心里一动,想说,不如我们合伙吧?话到嘴边没能说出。

罗青竹看出了,跟了一句,“说呗。”

“贴上墙纸当然好了,可我心里没底,万一不赚钱岂不白白浪费。”

“我说了,钱我出,赔了是我的,好吗?就是赔了,仅凭你把我的名字写进了诗里,我心甘情愿。我知道,有些东西是用钱买不来的。听我的,就这样,明儿一早,我就找人过来,这事不用你费心。”

“小妹既然这么说,我也不好说别的,只是担心你家里人会同意吗?”

“我就是家,家就是我。大哥不用多想。”罗青竹的脸僵硬。

一丝内疚扑上心头,李春江心里冒出一句,多么善良的一个女人,我这么做是不是太缺德了。唉,没有别的办法,谁让我领导的孩子惨死在异乡,而她的丈夫又是最大的嫌疑。

“想什么呢?”她的眼扑闪一下。

李春江吓了一跳,自己竟然在她面前走神,只得编着与神色相应的谎言,说,“想亡妻,她若在,我们一起开饺子店,这里就是天堂!唉,不说了,天色已晚,我该回市里了。小妹,钥匙你拿着,明早我们在这里见面。”

“嗯。”

出门后,罗青竹上锁,李春江站在旁边,等着她先走。她扶着自行说:“大哥,我去对面小店,对房主说一下房子不转了。要不,我俩一起去,也让他见一面好放心。”

进了小店,李春江对长者瞄了一眼,等着罗青竹说话。

罗青竹说:“大叔,我租的房子不转了,想开饺子店,这不,师傅都请来了。要是生意好,我继续租,不好,再说。”

长者说:“开饺子店,能不好吗?你看那几处小吃铺,吃饭都要等。”

离开小店,罗青竹推着自行车与李春江同行,眼里含着还有几句话要说,走了几步,侧过脸:“大哥,我这样说是为你好,担心老头听说房子转出去开店,嫌租金少。这里都是农民,一分钱都看在眼里。”

李春江装出恍然释怀的样子,说,“噢,对,对!多谢小妹替我操心。”

罗青竹止步,望着前方:“明儿见。”

挥手告别,转身的瞬间李春江抑制不住初战告捷的欣悦,走着,内心的喜悦昙花般地消失,一股悲怆在心底泛起,离开街边,靠在一棵树上看着灰蒙蒙的天空。

其实,李春江对罗青竹说的不全是信口开河,称自己是教师是虚构,“亡妻红井遗愿”是真。正如古中华所说,他和妻子唐嫣是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结婚的第二年,他二十五岁,妻子二十四岁。一个深夜,李春江办案回来,见妻子还在批改作业,心疼地过去从背后搂了一下,然后向往常一样,帮她批改。

学生的作业是“红井”读后感,李春江和妻子一边批改,一边说话。妻子说,“等有时候,陪我一起去看瑞金,看红井好吗?”

“好——”李春江答应。

“那说好了,这个暑假就去。”

“好!”

妻子说,听你的口音,好像案子破了。

李春江说,“你真厉害,听口音就知道我工作的进展。”

“那是,我谁呀,全省优秀警察的妻子,这点本事还没有。哎,明天陪我去买煤球,再不买,真的要断顿了。”

“行。”

第二天,李春江和妻子去煤场买煤球,途中,遇到一伙人械斗。李春江冲上去制止,因为他穿的是便装,没人当他是警察,混战中,猛听妻子一声惊叫,“春江——”

李春江回过头,看见妻子背过身,撑开双膊挡护的姿势,一根钢管迎面落下。一秒不到,李春江来不及推开妻子,听得一声闷闷的声音,妻子身子一歪倒下。李春江第一反应,夺过钢管,嚎叫着,对周围的一群人一阵猛打。只是几秒内,面前倒下一片。李春江抱起妻子,看见她整个头脸被热血蒙上。

李春江背起妻子哀嚎,一路猛跑。

妻子走了,撇下刚出生的儿子和一个温热的遗愿。安葬妻子时,李春江发誓,不再接纳任何女人。这以后,为了排解孤独,苦闷,他开始学写诗。不久,他的诗在文学刊物上发表。写诗,练字成为他业余生活的全部。

在同事的眼里,李春江十多年不再婚是出于对唐嫣的感情,事实上不完这样。唐嫣去世的第三年,他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短暂婚史,正是那段生活让他对婚姻产生恐惧。

那是李春江在诗刊上发表作品的三个月后,濠州市文联酝酿成立“中原诗社”,发起者是小学的一位女教师。李春江本不想参加的,无奈女教师不厌其烦登门劝说,才勉为其难参加。诗社成立大会上,他被推选为社长,女教师被推选为秘书长。会后,女教师突然问,“知道我带的是哪个班吗?”

李春江摇头,她说,“一小——二年级三班”。

这是唐嫣带过的班,李春江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以后——算了,这个时候想自己的事干什么!李春江从回忆中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