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地对于庄稼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何况现在两张地契,整整四亩地,比黎家现在所拥有的地还要多,而且还都是肥沃的良田。
可惜黎永安和王芹不识字,也不知黎春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是呆呆的看着两张写满字迹的纸张。
黎大壮在王家做长工多年,虽然认识的字不多,但地字却是认识的,加上黎春开心的笑容,黎大壮连猜带蒙的,猜出黎春拿回来的是地契。
他难以置信的问道:“这是地契。”
黎春没有说话,只是含笑点了点头。
比起黎永安夫妇,黎大壮算是见多识广的,但此时说话的声音也忍不住在微微颤抖:“你……你哪里来的地契?”
见一家子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黎春也就不再卖关子,把地契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的说给他们听,最后还接了一句道:“所以,爷爷你不用担心,这其中有你两亩地,是赵老爷指名道姓要给你,说是谢谢当初你帮忙,带他们逃出了县城。”
黎大壮闻言,脸上的皱纹似乎都浅淡了许多,虽然地契上的字认不全,但也舍不得放下,拿着地契左看右看,怎么也舍不得松手。
黎永安也激动的满脸发红:“四亩地,这么多,赵老爷真是个好人啊。”
王芹虽然也高兴家里忽然多了这么多的地,但她最关心的是黎春,她紧紧拉住黎春的手,哽咽道:“赵老爷的确是个大好人,竟然肯放黎春回来,要不她小小年纪就要守一辈子的活寡,可怎么办?”
话还没有说完,王芹已忍不住落下泪来,黎永安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现在好了,黎春回来了,而且还带回来这么多的地,以后只要咱们好好侍弄庄稼,就不会让孩子们饿肚子,你就放心吧。”
黎大壮小心翼翼的把地契交给了黎春,让她收好,一边感慨道:“赵家的确仁义,但咱们也不能白拿了人家的好处,以后要是赵家有什么难处,咱们一家也要帮忙。”
王芹擦干了眼泪,连连点头道:“对,对,爹说的对,赵家把家里出长工都辞了,他们家只剩下老两口,还有一个闺女,那会侍弄庄稼,以后春种秋收忙的时候,咱们就过去帮一把。”
黎永安和黎大壮都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黎春接口道:“不但是地里的活,赵家族人眼红他们家的田地,恨不得把他们一家的血吸干。这次赵老爷没有把全部的地分给他们,他们心里一定记恨,以后说不定会使绊子。爷爷,到时候,您一定要为他们说句公道话。”
黎大壮微微笑道:“你放心,我一定为他们撑腰,别的不行,但要论打架,你爷爷还是一把好手。”
黎夏也在一边喜滋滋的接道:“爷爷回来太好了,以后村子里的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奶奶,还有大伯一家也不敢再欺负我们了,真是太好了。”
黎大壮脸上的笑容微僵,他常年不在家,刘娣偏心,闹的兄弟不和,因为黎永安家生了三个闺女,没生出一个儿子来,惹得村子里的人笑话,明里暗里的欺负他们。
而刘娣和黎永庆没说维护自己一家人,还和外人一起欺负他们一家,黎大壮闻言有点心酸,默默地伸手抚摸着黎夏稀疏的头发。
见黎大壮脸色沉重,黎春连忙岔开话题道:“爷爷,赵老爷说这四亩地,距离咱们黎家沟很近,不如我们现在去看看吧。”
因为黎夏童言无忌,说的一番话,心情有点沉重的一家人,瞬间又兴奋起来了,是啊,有什么能比田地更加重要的,都立即点头答应。
黎永安更是心急的第一个站了起来,一连声的催促道:“对对对,走,走,快去看看咱家的地。”
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出了门,黎大壮走在最前面,黎永安夫妇两个跟在他的身后,后面黎春拉着黎夏还有黎秋,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来到了地里。
快要秋收了,地里一望无际都是绿油油的玉米,粗壮的玉米杆上,结着玉米穗,微风拂来,刮过来一阵阵清香,沁人肺腑。
赵振霆给他们家的四亩地,在黎家沟村子的边缘附近,距离村外的小河很近,水源充足,所以长势良好,玉米杆看着都比别的地高一些,也粗壮一些,有的还结了俩个玉米。
黎永安和黎大壮父子两人,也不顾玉米叶剌人,钻进地里去查看,田地边缘的玉米须还是浅黄色的,但地中间的位置,很多玉米须都开始呈现出棕色,马上就要成熟,可以采摘了。
父子两人喜滋滋的看了半天才出来,黎永安的脸上被玉米叶子,刮出了一道细小的血痕,但他也丝毫不在意,还笑眯眯的对王芹道:“孩子他娘,好大的一块地,地也好,玉米都快熟了,这下好了,我们可以吃饱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