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海纳百川(2 / 2)

大国棉仓 蝶衣. 1043 字 2021-08-22

顾寒衣一向都是这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这一番话深深触动了在场之人的内心。

顾建国有些意外地看了看他,轻咳了两声说道:“虽然顾寒衣是我的儿子,但是我觉得这两个年轻人说得非常对,我们玉麦村若是想真正发展起来,我们这些领导班子首先要解放的就是那些陈旧的思想。”

“在我看来,这些邻村的青年人愿意来咱村里报名,那是对我们玉麦村新农村建设的认可。以前我们穷的时候人家为啥不来?那是因为从我们身上看不到希望啊?我们都老了,以前的世界都是年轻人的,若是这全县的年轻人都跑来我们玉麦村了,可想而知那个时候,我们得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所以面对这些年轻人,我们不应该抱着排斥的想法,应该要用大海一般的胸怀,敞开心扉去接纳他们。顾建国语重心长地说道。”

“老书记你这话虽然说的没错,可是谁知道我们把他们培养出来了以后,他们会不会留在我们玉麦村做事?人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会记住这些情谊?”会计马克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就算是他们在我们的培训之下,没有留在玉麦村发展,自己独立去创业了,那也没有关系。所谓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懂得感恩的人永远都会记得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那个人。这样就等于结下一个善缘了。若是那些不懂得感恩之人,我们要了又做什么呢?”

“我觉得要想做活一个地区的经济,带动当地的旅游,靠一个人,一个村,甚至是一个乡都没有用。那一定是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形成属于自己的产业特色。比如义乌那个地方,最早就是

“从手工作坊开始做起的。比如这个村做袜子,那个村做挂历,可是做得人多了,就形成了规模,打响了名气。才有机会成为世界小商品城。”

“你看我们村就这么大点地方,就这么多人,就算我们都富裕起来又怎么样呢?我们大国棉仓、大国制造业的梦想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所以人不能只看眼前,一定要看长远。眼下虽然我们吃亏了,那没关系。时间将会是最好的答案。”夏云初站了起来,对大家进行了苦口婆心地劝说。

库尔班村长听他们说了这么多,脸上紧绷的表情有些松动。他迟疑着开口说道:“我觉得你们说得也有道理。但是眼下我们名额有限,可是适当开放外招的名额。但是要尽量保证咱们村里的录取名额。不然我怕乡亲们会形成逆反心里。这样的话以后的事情就不好推进了。”

“我同意老村长的说话,咱们村干部可以讲大局,但是乡亲们不会理解的。他们看中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若是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那肯定会闹起来的。到时候明明是件好事,反而因为别的村的人闹得不愉快,这就不好了。”云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李书记呢?你是团支部书记,这事你最有发言权。”顾建国看着李海强问道。

推荐:stylereenda{font-sizepxlor6dd4padding0px}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