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散后,杨秀清处理完自己的公务,去中军阵地看望将士,他依然是中军主将,只是指挥权交给石达开了,石达开处事不偏不倚,他说不出什么。
他只是感觉到,长此以往,军权旁落是免不了的,随着石达开一场接一场的胜利,中军的将士们都非常佩服他。
杨秀清有想法争一争,也指挥几场战斗,可是想起洪秀全的例子,他又担心自己战败,那样局面可就被动了。
这个五王会议是个新鲜东西,杨秀清感觉这集体领导有意思,他们几个都问过石达开政体的事情,石达开指指自己脑袋,说是脑袋里听说的。
还给他们讲了竞选、选举,如果一届内阁干的不好,别人也可以竞选等等内容。几个人都感觉耳目一新。
和历史上相比,东王既不是九千岁,也没有节制诸王的权力,杨秀清自然无法跋扈专权,他感觉石达开在向着专权的道路发展,但没有证据,因为依据现在的情况,每个人都要受制于五王会议。
先走一步看一步吧,杨秀清最后想道,如果能力不够非要去争,就是洪秀全的下场。
冯云山安排了自己的公务后,去看望洪秀全。路上有很多事,毕竟几万人转移,还有敌人在后边追赶,冯云山不敢分心,进城了,暂时安全了,他便去探望天王。
巡抚衙门被五王占据,洪秀全被安置在不远处一个院子中,有专人看守。
进来后,洪秀全看到他并不理睬,冯云山坐下,将这一段的事情跟他通报了,然后说道,“天王兄,现在五王会议掌权,但天王兄将来未尝没有机会。
过去的事情慢慢就过去了,犯下了错误也可以改正的,我只希望你不要气馁,不要自暴自弃,毕竟,你还是天王嘛。”
如果冯云山一个月前过来说这番话,定会遭到洪秀全臭骂,但这些日子过去,洪秀全渐渐安定下来了。
虽然心有不甘,但他确信知道,事情是杨秀清和石达开搞鬼,和冯云山没有关系,他东山再起的希望,都在冯云山身上。
他也简单问了问外边的情况,冯云山答了,然后离去。冯云山纯粹是因为过往的友情来探望、安慰洪秀全的,在他看来,天王复出的希望渺茫。
因为通过这段时间相处,他发现其他四人的能力,都要高出洪秀全很多,既然如此,天王复出做什么?他们不会同意的。
但出于多年的友谊,他希望洪秀全不要自暴自弃,将来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做一点教务方面的事情。只是天王的权柄,肯定失去了。
…
赛尚阿给咸丰上书,讲了太平军从永安突围、乌兰泰阵亡等等事情,说“……逆焰转张,奴才当此几乎力竭心弹,仰天叫苦,抚膺顿足,愤愧莫名……”但奏章最后,他又表示正在积极组织追剿。
但最害怕、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当接到桂林被太平军占领的消息,他感觉天旋地转,一口老血喷出,一切都无可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