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政治进攻?(1 / 2)

石达开站起来,看着众人道,“天王,各位兄弟,清廷遭受两次大的挫败,目前在我们营地周围七八十里范围内,已经没有清军驻扎了,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敌人一定在积蓄力量。

敌人来的越晚,定然来的兵力越多,攻击的力度也越大,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相比天地会起义的零散、含糊和混乱,我们太平天国确立了推翻清朝,夺回汉人江山的明确斗争目标。

这也就意味着,武装斗争有了明确的政治方向,我们的将士们会消除迷迷蒙蒙的模糊心理状态,从而焕发岀一种精神力量,积极推动战争的发展。

广大受压迫的劳动群众,在清朝黑暗统治中失去生活出路,但又找不到解脱的办法,我们天国的成立,会让他们看到光明和希望,从而加入我们,使得我们力量越来越壮大。”

石达开这番话,当然是后世总结的套话,但却从政治高度上阐述了太平天国的重要意义,这是其他人根本没有考虑的。

但在座的众人无不是人杰,也因此,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他这番类似总结的话的重要意义。

石达开继续道,“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内容越强烈和明确,战争与政治的联系就越密切,今天,我主要说说我对天国下一步战争策略的构想。”

他说到这里,石镇吉和彭大顺抬出一张大地图,是画在宣纸上,又贴在木板上的中国全图。

石达开来到地图前,继续道,“我们这两次战斗当然是有意义的,它直接壮大了我们的力量,但接下来呢?我们打什么样的战争?

第一种战争形式,是一场场和清军这样打下去,但相比庞大的国家,我们就是再取得几次、十几次这样的战斗胜利,对满清来说也无关痛痒,因为清廷有数不尽的人力、物力和战争潜力。”

石达开看着大家,指着地图道,“第二种战争形式,是我们打出广西去,到中国最富饶、人口粮食物资最丰富的长江流域,占据长江中下游的省份,打折满清的脊梁骨。

广西的人口、钱粮都是有限的,偏处一隅,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推翻满清,那么我们在广西打转转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打出去!

接下来,清军总的作战方针是围剿、追堵,力求就地歼灭我们,不使我们蔓延扩大。而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到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采取不与敌人正面作战、避免消耗力量的作战方针,跳出敌人的包围,摆脱内线作战的被动处境,向薄弱的地方进军。

这两年,因为天地会在两广闹的太厉害,清廷不断调兵过来,而此时的长江流域,就是清兵防守的薄弱地区,兵力薄弱却富饶。

战略的最重要任务,在于规定基本打击方向,在这一战略构想下,我们每一场战斗都为了实现这一构想,那么渐渐地,我们将占据主动权,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而当下,我们太平军有兵力一万五千多人,跟清军相比,居于明显优势,周围没有劲敌,正好乘着士气髙涨、清军孤弱,发动新的会战,扩大军资供应来源,为实现转进积累物资,然后直奔永安,杀入湖南……”

石达开对着地图,讲了足有半个多时辰,不仅是当下的军事行动,还将整个太平天国未来数年的战争格局、政治和经济发展,甚至攻伐路线都清楚讲了出来。

历史上的太平军起义后,打了几次胜仗,却很快放弃战略发展要地,集中全军于金田附近,只图长期据险固守。这种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严重的战略失策。

他们在金田村附近,与清军反复进行无意义的绞杀,没有战略发展计划,最后,还是在罗大纲建议下,北上永安。

可是在永安居然呆了半年,被清军重重围困,然后才突围而出,总之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规划,所以石达开才要召集这次军事会议。

“我讲完了,有不足的地方,请天王和各位兄弟指教。”石达开对洪秀全拱拱手,又对众人拱拱手,然后坐下了。

还指教个屁呀!你讲的这些东西,别人都从来没有思考过,简直耳目一新,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