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私下向英军求和,与义律私下约订《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道光皇帝以为奇耻大辱,令锁拿解京问罪,后获赦免,现在在陕甘总督任上。
频繁地换钦差大臣是否合适?林则徐和徐广缙都是咸丰满意的汉臣,虽然徐广缙战败,但谁也不能说他无能,他的精明能干是出了名的。
而且,徐广缙已经熟悉广东局面了,再换琦善过去,是否合适?皇帝一时间不能决。
咸丰又看向恭亲王奕,问道,“老六,你说举国练兵,怎么练?”
奕道,“发动各地官绅,给与编制,令他们练兵以保卫家国。”
咸丰当即摇摇头,朝廷官军都不行,地主团练怎么可能打得过贼寇呢?皇帝思前想后,既然徐广缙说绿营兵能战,他又练了五万兵,既然他说战败是分兵之故,那就再给他一次机会。
于是,皇帝下旨斥责徐广缙,但令他戴罪立功,依然掌握全权。
小太监跑进兰贵人的寝殿,低语告诉她皇帝发怒的事情,叶赫那拉氏听了,当天准备了皇帝爱吃的小食,又拿出浑身解数,温婉如水地倾力服侍。
咸丰既然暂时不能打败贼寇,心中的郁闷只好在女人肚皮上发泄,只见他纵横驰骋,突进突出,威风八面,敌人只能举手投降,哀鸣讨饶,一泻千里。
但是,如果咸丰以为艰难困苦已经过去,他就大错特错了,收到道州和全州战败消息几天后,他陆续接到岳州被攻占、汉口汉阳和武昌被攻占的消息。
他暴怒、发泄、砸东西,还没等他缓过气来、决定该怎么处置的时候,他看到了太平天国特意刊印的《告全体中华同胞书》。
在这封长长的几万字的信体文字里,太平天国详细阐述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发展工商”的主张,抨击了满清朝廷对内的凶暴贪残,对外的软弱无能。
号召所有汉人团结起来,各各起义、大振旌旗,报不共戴天之仇、立建国之功勋,推翻满清,还我汉人江山。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继《告全体中华同胞书》之后,把咸丰气吐血的事情出现了。
前湖广总督程荷采、原广西巡抚邹鸣鹤、原湖南巡抚骆秉章、原湖北巡抚常大淳联名写信,昭告天下。
信中首先详细讲述了满清入关后,对汉人的大屠杀,诸如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嘉兴、江阴、常熟、金华、南昌、汾州,以及广州大屠杀、四川大屠杀等等。
亿万汉人被杀,泣声盈野、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八旗兵纵兵焚烧杀掠、浮尸蔽江、天为厉霾、血流成河,暴酷亘古之未有。
然后,归顺的督抚们痛斥鞑子朝廷的各种愚民措施,以及施行残暴统治的林林总总细节,最后号召汉人官员反清举事,响应太平天国,与广大中华同胞站在一起,推翻鞑子朝廷。
信件最后,湖广死的活的官员,统统署名,诸如已经自杀殉国的湖北布政使梁星源、按察使瑞元、道员王寿同、知府明善等人,名字皆被列于信上。
常大淳等人想做忠臣,以死报国,但卵用没有,在咸丰眼里,他们都是可恶的逆臣贼子!皇帝也不知道他们自杀殉国。
不仅如此,湖广士绅代表左宗棠、罗泽南、刘蓉、杨载福、彭玉麟、曾国荃、曾国华、江忠源、李续宾等几十人,名字也署在最后。
除了文官的信件,湖南提督鲍起豹、湖北提督博勤恭武也传檄各地,号召所有绿营兵举事起义,反对满清朝廷。
最搞笑的是,博勤恭武还是满人,不仅如此,戏精上身的博勤恭武在信中明言,自己不当满人了,要当汉人,改名为武博,信誓旦旦表示归顺太平天国、与满清八旗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