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左宗棠的内心悸动(2 / 2)

这个夜晚的战斗,就是为了送这封信,特意选了周强这个有胆气的,但左宗棠的计策被识破,反倒让太平军知晓了城内的底细。

不过,左宗棠和江忠源事先也估计到了这种可能,因为看围城的架势,太平军不想短时间撤走,他们权且死马当活马医了,长沙解围的关键是援兵何时到来。

左宗棠畏惧这伙贼人,不是畏惧他们围城,也不是畏惧他们的战斗力,他非常畏惧每天巡视城头、都能看到的城外树立的标语: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平均地权。

造反不可怕,如果只是为了吃饱肚子、为了受招安做官造反,都容易对付,难对付的就是城外这种造反队伍:有明确的政治追求,又知道用土地蛊惑百姓。

人有了信仰追求,就会产生勇气,城内的绿营兵之所以战斗力不强,就是没有任何信仰,只知道混吃等死。

敌人很可怕,具体地说,敌人的头脑很可怕!但是,那些标语也让左宗棠的内心有些悸动,第一次见到时候,他浑身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几天后的上午,石达开正在看各地发回来的战报,部队在湖南各地进军顺利,所遇到的地主团练,无不被迅速击溃,现在各县都在开展分地运动。

他正看着,黄玉昆带着郑植、李玉和、刘铭光和陈玉成,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石达开得报,刚出门,就见到陈玉成奔着他跑了过来,石达开一把把他抱着举了起来,哈哈大笑。

陈玉成也高兴地嗷嗷大叫,“长高了,成大小伙子了。”石达开笑道。

“那是,北王,我都能上战场了!”陈玉成挺挺胸脯,高声道。

这时候,陈坤书跑了出来,两个孩子马上抱在一起说话,十六岁的谭绍光当上了卒长,已经正式加入太平军作战了。

“爹爹,一路可还顺利?”石达开对黄玉昆问道。

黄玉昆点点头,“还行,北王,我们终于不辱使命啊。”说完叹口气,显然整个过程和回来的路上,也不容易。

石达开又问候郑植、李玉和、刘铭光辛苦,然后道,“你们先吃饭、歇息,随后再聊。”

黄玉昆道,“不必,我们不累,先交卸了差事吧。”他说完,郑植、李玉和、刘铭光三人,搬过来一个袋。

“枪械都在这里,都拆成了零件,但他们几个都已经会组装了,广州上海都查的很严,不如此带不回来。”黄玉昆道。

这大半年时间,黄玉昆与荷兰商人钮文思、普鲁士商人康拉德不断拉近关系。

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当然是为了发财,熟悉以后,黄玉昆开出了一系列包括枪械和各种机器在内的购买清单,钮文思为了赚钱,什么都可以交易的,但向康拉德购买德莱赛步枪,遭遇了困难。

慢慢地,随着太平天国的声势越来越大,康拉德才对黄玉昆越来越重视,虽然普鲁士还没有统一德国,但作为欧洲强国,所有人都认为是早晚的事情。

康拉德在部队服役过,有一定背景,见太平军连战连捷,他决定建立一种合作关系,然后,黄玉昆便即着手离开广州。

钮文思给黄玉昆搞来了两支英军的火帽击发式滑膛枪,还搞来了几支霍尔后膛枪,康拉德将随从的一支德莱赛步枪,给了黄玉昆。

具体的机器、车床都是后话,现在就是搞来,也没有能力和路线能大规模运回来。

然后黄玉昆等人出海,将枪械拆成零部件,混在粮袋子里,到上海,再溯江而上,不过岳州那里查的很严,他们是从江西修水、平江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