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玄回忆到,从前初次来到三山之地求学书院,认识了那个自称书院头名的读书人陈谋。
这时一旁的李玄宗问他:“老李,我们这是到哪了?”回忆中的李太玄抬头一看,此时他们已走出深山。临近东胜国国境。李太玄回答道:“走出山了,快到东胜国国境了,但是接下来我们还要穿越其他几个国家,等一下我们还得徒步去往邻国,到了那边就可以走官道,骑马,东胜国内,现在正在对外扩张,连年征战,想要一匹好马确实是有钱也买不到。”李玄宗在一旁听了点点头,暗暗叹了口气。没想到自己除了有点钱,还真是个废物。
开始,李玄宗还想让李太玄带自己御剑,自己也感受一下那种剑仙的睥睨天下的感觉。李太玄却说,你凡人之躯顶不住天空中的罡风,以后我也可以找个人教你习武,你要是怕疼就算了,毕竟你的年纪已经过了那个习武最好的时期,再练武也练不出什么名堂,顶死了也就是一个不过五境的。”
李玄宗仁不死心,开口问道:“那如果我修仙呢,和你一样做剑仙,你看看我是不是这块料,说不定我就是天赋极佳,百年无一的修仙奇才呢?”李太玄撇了一眼满脸希望的李玄宗,开口就泼了他一瓢冷水:“想都不要想,书院,禅宗,道门三教有明令禁止人间帝皇不得修仙问道,不然可由任意一方出面打碎丹田气海,废尽浑身修为。”
李玄宗心中大骇,赶忙不再有这种想法,却依旧忍不住好奇,问李太玄:“难道就没有例外,想要反抗的吗?人间帝皇,凭什么归三教管?”李太玄解释道:“首先,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皇帝修仙掌管人间千年,这样的话,是不是一个修仙者仗着境界高就可以去做皇帝?而且如果是个正道修士,为国为民的还好,一个邪道修士,仗着自己境界够高,暴虐成性,奴役人民,这对普通百姓难道是种好事?其次一个高阶修士生命绵长,他的儿子后代永远盼不着他死,永远继不了位,难免心生嫌隙,再起战乱。”
李玄宗刚想出声问,那为什么由三教处理呢?李太玄仿佛未卜先知,接着说道:“而为什么由三教联合处理,那是因为一是独裁一言堂,二是分裂各执己见,三才是商议决策最终结果,像北境国兰陵皇帝兰陵湛也是以武入道的修士,但是,三教却默许了这种做法,甚至是同意,赞成。因为他们知道兰陵湛这样的人越多,对人民百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都是经由三教讨论之后,对北境国的特许。”
李玄宗问:“难道就没有那种跟着主子打下天下,想要自己上位的修士?底下人服不服气,先不谈,如果他境界够高三教无法处理怎么办?三教能有多少人去面对他的千军万马?”这句话也是问出了自己的一丝忧虑,李太玄可谓天下无双,若以后他宰了自己上位,自己岂不是直接白给?
李太玄撇了他一眼,直接一语中的。:“少在我面前,抖那一点帝王心性,老子过的神仙日子,给个皇帝我都不换,我想当皇帝还用靠你,要是规矩允许,我直接宰了随便哪个个皇帝,或者直接振臂一呼,无数仰慕老子的剑修如过江之鲫,老子直接带这些剑修去打地盘,建个国还不容易?”他不屑的说道。李玄宗也有些尴尬。这老李,看破不说破嘛,整的还挺尴尬的。
当然,李太玄也知道自己突然找上一个本来籍籍无名之辈说要帮他当皇帝。是人都会觉得他是图点什么,这是人之常情,当即他给李玄宗继续耐心解释道:“天下之高,可高过夫子,却高不过规矩。当年就有一个山河榜之上的高手,做了弑君夺位的事,那一次是由书院仲夫子出面,带着禅宗的一位掌律老和尚。千军万马不可过夫子规矩,夫子路过他们身旁,那些将士仿佛被天地压胜,不可抬头直接跪地拜首,而夫子的九境暗合天道,具体能力是方寸之地皆为规矩,而这些规矩皆是夫子说了算,但是这种力量也并非不需要代价,夫子也给自己立下了一条规矩,君子不杀。在被称为规矩的方寸之地,无人可违反这些规矩,而一步步来到那位高手面前,在那位高手还没法做出任何反应之前,那位掌律老和尚便一拳废掉了他的丹田气海,接着夫子与那位掌律老和尚一起在千军万马中安然离去。”
李玄宗听着这如同神话般的故事,表示自己完全不信,他对李太玄直言自己的不信,觉得李太玄在吹牛,而李太玄却很认真的告诉他,是真的。李太玄问他怎么知道的。他却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