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2)

两人出了病房,周庭歌扭头看了正在眉飞色舞地跟什么人打电话的谢小爷一眼,脸色有点差,楚云深勾勾嘴角,“谢成哲的话倒是可以用来调查。”

周庭歌点头,“但我总觉得他还在隐瞒些什么。”

楚云深冷哼一声,“他这副德行能像个人似的配合警方调查就不错了,指望他倾情奉献是不可能的,看我们的调查了。”

周庭歌松口气,问道:“你在怀疑刚才那个女孩子?”

楚云深点了下头,“她明显有些功夫底子,但演技太差,她来这里,要么就是要谢小爷的小命,要么就是跟他一路人,看现在的情形,后者居多,我派了人跟她。”

“我怕会跟丢。”周庭歌沉声说道。

话音刚落,楚云深的手机响起来,果真如周庭歌所说,第一个转弯处就跟丢了,丢得彻彻底底,足可见,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反侦察意识相当强。

“走吧,我送你回病房。”楚云深看得出周庭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血色褪尽,宛如一张白纸,甚是骇人。

“不了,案子毫无头绪,现在还出现了另一具尸体,警方有消息么?”周庭歌说道。

正说着,赵彦忠的电话打来,楚云深看了眼身边的周庭歌,插上耳机,分了一个给周庭歌,也省得他再次复述,“云深,地下室的尸体有线索,死者是圣港大电子工程学院的院长邓仲业,46岁,死因……嗯,简单来说,是冻死的,但在死者体内发现了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残留,死者身材壮硕,不像是经常吸毒的人,死亡时间大概是28号前后,因为冷冻时间过长,很难判断准确时间,苏法医在进一步确认,需要等待。我查过他的经济情况,没有车贷房贷高利贷,名下存款三十二万,一辆奥迪a4,还有一套房子,现在陆队正带人去家里调查,”顿一顿,赵彦忠继续说:“不过,有件很奇怪的事情,学院里的师生说死者的妻子在医院生产,连27号晚上的选修课都是学生代上的,但如果按照法医的鉴定,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死者这么久不出现,家人难道就没有担心么?为什么没有早点报案呢?”

“死者的父母呢?”楚云深问道。

赵彦忠说:“邓仲业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母亲去世得早,一直跟父亲生活,后来父亲工地出事去世,从此之后就孤单一人,他不是绿港本地人,在老家没有什么亲戚,平时也没什么要好的朋友,学校的同事就只是简单的同事关系,平时交情不深。”

这么来看,这还是位身世坎坷的院长。

“选修课是谁代上的?”周庭歌插了句嘴。

不是熟悉的声线,赵彦忠一怔,有些犹豫,“云深?”

“直说就好,他是警队聘请的顾问。”楚云深回答道。

他怎么没听说过警队有聘请顾问的爱好?!赵彦忠心有所疑,但没有隐瞒,“是灵潇上的课,据学生讲,她那天的行为也很奇怪,是戴口罩上的课,而且,平日代课的都是高峰,大家也都认可,只是突然改换了灵潇。”

楚云深只觉脑子像被直角钳死死地夹住一般,这个熊孩子,真是……熊啊!“邓仲业妻子是在哪家医院生产的?”

“中心医院。”赵彦忠回答道。

中心医院就是他们现在所在的医院,绿港市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医院,与一般国营医院不同,虽然绿港中心医院是国营三甲医院,员工工资由国家行政拨款,医药都可走医保,但它还有个强大的后台——新亚集团,这是一个人傻钱多的私人经营集团,多年来秉承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孜孜不倦且不求回报地给中心医院注入大量资金。有了新亚集团的资助,中心医院的各项设备都是最先进的,专家都是最牛掰的,上到医生,下到护士,待遇优厚,高薪养廉,也因为新亚集团的资助,绿港底层市民不敢生病、不敢住院、不敢治疗的情况不断好转。

虽说新亚在当地不是首富,但却是首善。

“邓仲业的资料发给我。”楚云深说道。

“好。”

楚云深头昏脑涨地在护士站那里问来邓仲业妻子所在的病房,顺带着打听了点小道消息,邓妻今年39岁,属于高龄产妇,生产时难产大出血差点一命呜呼,现在还在病房里休养,是个男孩,孩子不足月,身体虚弱,抵抗力差,还在医院的保温箱里。

周、楚二人满心疑惑地往病房走,不得不说,有新亚这个慈眉善目、踊跃付出的后台,中心医院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十几年来,不知疲倦地拼命扩充,占地面积基本上能在绿港单独成立个“中心医院行政区”,医院内部设有数辆摆渡车,24小时不间断穿梭在各栋楼宇之间。

令楚云深没想到的是,刚在神经科见到的沈医生短短时间内又在妇产科再次遇见,这次倒不是随心所欲地喝咖啡,而是一本正经地查房,认真听各位医生的问题,再给出合理建议。

楚云深在某一时间感觉这个人似曾相识,只可惜记忆断层,想不起来。

“哟,楚警官,好巧,又在这里遇上了,难道两位是来散步的么?多走动走动的确有益身体康复,但这位病人也要适可而止,你的主治医生是谁,我得找他聊聊。”沈清浅把手里的小本本抄到口袋里,示意同事们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