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1 / 2)

就这样这所高中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各方面都缺少了相应的监督,导致直接处于了一个没有监管的状态,可是这也是凤城大学的工作人员们能够找到名义上最好的选择了,毕竟这所高中虽然校舍残破,硬件基本等于无,只有两栋教学楼还都残破不堪,老师一个都没有全学校就一个看门的大爷和一个临时工负责收发档案,可是就算是这样也是凤城大学的一个好选择了。

可是这样的选择让这些来到此地考察的工作人员也开始气馁了,这样的学校就算有着相关的各项手续和许可,可是怎么能够满足凤城大学一直以来的高要求,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基础设施,加上一路走来他们看到的一切。

怎么能够让学校满意,怎么能够说服那些凤城大学的教职工们将自己的子女送到这里来读书,这里的条件就算收购之后,没有个一年半载的修缮和重新翻建,根本就不可能投入使用。

这样的地方肯定是不能够满足凤城大学的需要的,估计如果把这样的学校通过审核,送到学校会议室的桌子上,那些学校的老师们能把他们生撕了,更别说学校对于附属高中也是寄予了厚望,准备学习宁省大学那样建立学校直属的附属高中,并且通过投资建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凤城市开放招生,还准备打造一所凤城市一流的重点高中,将外界对于民办高中要么就是高收费,要么就是低水平的观念扭转过来。

拿着这样的学校的基础去完成这些远大的目标,这中间不说学校要白白花掉多少钱,就是时间成本也是凤城大学难以接受的。

可是他们又能够有什么样的办法呢,凤城大学周围的民办高中数量屈指可数,就这么一所民办高中手续最全,原先在网上调查的时候的那套资料过时的要命,实地考察才是真的发现了这里有多不堪。

可是其他学校都无法满足学校要求的直线距离五公里啊,目前摆在凤城大学此次组织的收购团队的工作人员们的面前,就是这样一个棘手的难题,如果没有办法解决,凤城大学这次的计划注定会流产,也是凤城大学第一次完不成既定议案。

在场的很多凤城大学的工作人员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不免低下了头,很是气馁,毕竟这样的打击不是他们的过错,可是依旧很无力改变现状的他们实数有些疲惫了,这段时间他们也是付出了很多精力,跑了很多地方,对于一些经营条件不好的公办高中也没有放过,可是公办高中就是公办高中,手续更加繁琐,在这一块上级主管部门也没有放权给个人的先例,就算是放眼全国范围来看也鲜有先例,就算是有,也都是学校整体搬迁,卖出去的只有校舍,可是一个空校舍对于凤城大学来说又有什么用。

说白了凤城大学主要就是想要现有的民办高中的一套资质,真才是真正能够为凤城大学省下极大的时间的地方。如果找不到,凤城大学就要自己买地建设高中,可是时间在哪里?

就在这时,一名工作人员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电话中传来了一个堪称奇迹的好消息:“刘老师,你们快回来,我们找到符合要求的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