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阶段,亚东的成绩就已有了要成为这座城市高考状元的迹象。他的成绩很稳定,随便怎么考,第二名到第五名一直在波动,几个人你追我赶。但亚东第一名的位置始终无人能够撼动。从高二开始,他不断参加各种竞赛,拿下了数理化和信息学四个竞赛项目全国的,还有省里的各种奖项,参加省信息学竞赛集训队,取得了上海交大的保送生资格。所有人都开始追捧他,包括叶腊梅。叶腊梅甚至以亚东名字命名,专门设立了一个奖学金来表示她对亚东的赞赏。叶腊梅是这座城里名噪一时的人。那时候,辛店城里盛行高利贷,所有人的闲钱,几乎都汇入了高利贷的洪流。而在这股洪流里,叶腊梅是个很特别的人。
叶腊梅是林岚的远房亲戚。看见叶腊梅,林岚就会想起自己的外婆。叶腊梅是永嘉人,嫁到辛店城里后,成了一个家庭妇女。她丈夫叫南胜,在汽车客运站工作。在亚伟的记忆里,叶腊梅长得圆脸胖身,很有福相。她虽没读过几年书,结婚后又一直在家里做点针头线脑的小生意,但她为人热情大方,人缘和口碑都好。说起她娘家永嘉,那是个私人企业十分发达的地方,全国出名的陆桥小商品市场就在那里。那几年,国内经济趋热,资金需求陡增,而常规的信贷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越来越大的借贷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民间高息融资市场应运而生。当地的民间融资,最有名的就是传统的抬会。抬会一开始,还只是一种小心尝试,但很快,就有了迅猛扩张。烽火燎原,一种陈旧的融资方式,却得以在瞬间,就演变为了新时代最扭曲的疯狂。
永嘉历史上就是抬会盛行的地方。所谓抬会,就是辛店临近几个县区早期典型的,有组织的民间金融模式。先有若干人组成一个会,发起人叫会主。会主把会员的钱聚拢起来,交给会员轮流使用。先用的人付利息,后用的人吃利息。在抬会里,会员还可以发展新会员。新的会员多起来后,会员就成了新会主。这样层层蔓延,抬会就有了无限扩大之势,最后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金字塔结构。在1989年,资金需求最旺盛的时候,抬会渗透到了辛店城里。
抬会之风在辛店盛行的时候,人缘很好的叶腊梅站上了历史的潮头。她在永嘉亲戚影响下,成了辛店城里的会主,这其实是她没有想到的。但后来的统计发现,附近抬会的会主八成以上都像叶腊梅这样,是些文化程度不高,或者纯粹是文盲的农村妇女。林岚就在那个时候加入了叶腊梅的抬会。叶腊梅的抬会,规矩是这样的,一个会员入会先交1万1千6百元,从第2个月开始,叶腊梅每月付给会员9千元,连续12个月,计10万8千元;从第13个月起,会员再付给会主3千元,连续支付18个月……这是一个循环,更像是一个游戏。一万多,一年变成十万。这个帐,谁听谁动心。林岚开始热衷于这件事,她还发动了一些同事和朋友一起参加。
叶腊梅经常到亚伟家来。她喜欢孩子,但她自己没有孩子。亚伟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没孩子。后来亚伟听父母议论过这件事。林岚说叶腊梅太胖了。崔晓明不同意,崔晓明说叶腊梅不是那种大胖子。林岚说你不懂这,就是这种不胖不瘦,胖得不太厉害的人才最容易不孕。叶腊梅喜欢的不是亚伟,是亚东。她喜欢亚东,喜欢得不得了。她先后提了几次,要做亚东的寄娘。这话有些敏感,加上她也不是正式说的,大家就都没在意。在崔晓明和林岚看来,叶腊梅欢喜亚东,主要还是李健的缘故。亚东的同学李健,财会中专毕业后,刚好碰上辛店抬会的集资和高利贷狂潮。李健全身心投入进去,成了叶腊梅的得力助手。李健是亚东最好的朋友,人手不够的时候,李健就让亚东去帮忙。当时的情景是,抬会的钱收进来,先在屋里的墙两头放着,不出两个时辰,两头的钱就连在了一起。半天不到,整面墙就堆满了。那些要入会的人依然不依不饶,久久不肯散去,他们哭着喊着要入会,把大叠大叠的钱扔进来。场面很混乱。现场既需要维持秩序的人手,更要有贴心的人收钱记账。在那段时间,亚东一直在帮忙,给叶腊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亚东曾给叶腊梅算过一笔账,这笔账其实一开始就揭穿了叶腊梅这样做抬会的风险。要是叶腊梅那时侯就重视亚东的意见,那叶腊梅最后的结局就有可能完全不同了。亚东说最大的风险在第一年。叶腊梅要把116万变成108万元。他算了一下,然后对叶腊梅说,你可以算一下,一个会员116万,你每个月要付他9000元的话,到第6个月,你就必须发展22个会员,才能用新进来的钱把旧摊子维持下去。而到了第12个月,你就要发展691个会员,到第18个月,必须发展20883个会员。这个过程中只要少发展一个会员,那你就要垫钱,支付给那些已经入会的会员。要是没有钱,后者钱不够,就会引发危机。叶腊梅是文盲,她听不懂,更不会去算。但她知道亚东是为了她好。亚东在为她算账,是一片真心。几乎所有人都在想从她这里得到好处,而没有一个人会像亚东这样想。为她着想。叶腊梅想了一夜,过了一夜她还是深受感动。她和丈夫南胜一商量,决定以亚东的名字在学校命名一个奖励学习先进的学生奖励基金,以表达对她对亚东的欢喜和纪念。但那时候,她就光顾了亚东这一头了。而亚东给她算的帐那头,她忽略了。当时,诱人的投资,高额的回报,让叶腊梅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财神。一个不可能的游戏在侥幸、狂热和从众心态的集体驱使下,如火如荼地燃烧着。
有一天周末,已经很晚了,亚东帮忙回来,带了一大包吃的。他坐在亚伟房里,让亚伟吃那些东西,亚伟一看,净是平时林岚舍不得买的。有克力架进口巧克力,法国麦加点心,进口牛奶等。亚伟开心死了。亚伟吃了一通后,才看见亚东坐在一旁,拿了一面镜子,反复对着自己照。看到最后,他问亚伟,你说我和梅姨像吗?他说的梅姨,就是叶腊梅。亚伟半块巧克力卡在喉间,说不出话,但第一反应就是不像。叶腊梅那么胖,他那么瘦,哪有相像的地方呢?但亚伟觉得,亚东可能不喜欢听他说这话。亚伟正在犹豫,亚东说,你撇开胖瘦,从骨子里看,你说我和梅姨像不像?亚伟想都没想,吞下了巧克力,脱口就说像。其实亚伟并没去考虑什么像不像,想都没想。亚伟觉得亚东就是在期待这个答案。亚伟这么说了,就算补偿他一回,至少也好弥补一下上回亚东出走自己对他的背叛。亚东听了亚伟的话,很认真地点了点头,说,我看也是像。他说着转过身来,忽然拉了亚伟的手,那你说,他说,她会不会就是我的娘呢?亚伟愣住了。但亚东不管亚伟的反应,继续说道,她对我那么好,给我买书,买衣服,还天天买早饭送到学校来。不是自己的娘,谁会对我这样做呢?亚伟看着亚东,这才知道原来他太想要一个自己的娘了。亚伟说,那你准备怎么办呢?亚东说,我要叫她娘。反正她也是说过要做我寄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