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广告刊登后第三天,省报在头版刊发文章,介绍了亚东和他收购的情况。深陷次贷危机的大洲银行于2008年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一年后双方开始洽谈收购,2011年年初,大洲银行已经正式更名为美国新汇丰银行并重新试营业。正值岁末年初,当地企业深陷民间借贷危机,跑路成风。但亚东鹤立群鸡,斥资1亿美金收购了美国有85年历史、位于堪萨斯州的美国大洲银行。
凭借报纸的这些说法,亚东一跃升为全省民间资本突围的标兵式人物。亚东被投入了各级政府、媒体的蜜罐。秋秋有些得意,她把报纸聚堆来,然后脱了鞋子,盘腿坐在床上吞云吐雾起来。那些日子里她不觉得饿,好像也不要睡觉。那时候她的思想已经离开了梅娘,放到了她自己身上。她说我天生就是帮夫命。但亚东那时候已经不再回应她了。亚东太忙了。他在太平洋上飞来飞去,忙着收购的事。这件事忽然没了退路,他不得不往前走。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硬着头皮往前走,越走心里越不是滋味。这不是他做事情的风格。他是一个低调的人,他做事情从来不把底牌摊开来,他来去无踪影,来来去去从来就是一个谜。但现在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他被照在聚光灯下,做什么事突然都变得一清二楚了。他不习惯,不知道这件事会如何收场。他被迎来送往,感觉自己像死水里泡的一块烂木头,无可奈何,正在不断烂去。他忙中偷闲,在领导接见的闲暇时暗中抹一把额角的汗水,心里也是湿漉漉的。他对什么都没了底。
一开始,逢人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还无皮及为,以为逢场作戏,应应景一切就会过去。他收购一个企业,本来就是哄哄秋秋,玩票一样,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但事情的节奏很快就变了。随着政府和媒体的介入,这件事变得他无法掌控了。亚东很清楚,自己现在到底在做一件什么事。随着他在当地政治舞台上出没,他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了。他没想到银行家能为他赢来这么多荣誉。要是可能,他倒真情愿他的“美国新汇丰联邦财团”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银行,能让他在各种场合心安理得,不会有骗人特有的惶恐和不安。可是,美国的金融牌照不是那么容易拿的,光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考察和审批就要历时10个月以上,最后还要在联邦金融监管部门走程序,而且不光是时间问题。这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泡泡,即使要吹,也应该在他真正做了以后。现在什么也没做,他不知道到底是谁把他吹起来的,仅仅是秋秋是不够的。秋秋的广告不会把这泡泡吹得这么大。随着泡泡越来越大,他开始心虚起来。堪萨斯州没有大洲银行,他注册在堪萨斯州的美国新汇丰联邦财团没有从事银行业务的牌照。这些,只要有人写一个征询函,就可以很简单地把这个泡泡刺破。
让亚东更痛苦的是,他发现自己被逼无奈,不得不承认银行这件事。
一过年,政协开会,补选了亚东当政协委员。轮到亚东发言时,他伸出了自己的小拇指。他看着小拇指,小拇指在晃。他听见自己说话的声音像一丛丛野草正在春天的荒地里破土而出。他说,我现在也可以算是一个小小银行家了。这是俞申让他说的话。在这次专题座谈会上,这个伸出小指头比划美国故事的商人一定没想到,他履新新一届政协委员的时间仅仅只有71天。二个多月后,他头顶上的这个光环便将消失殆尽。
会后,亚东决定回避这件事。他深深知道,时间会冲谈一切麻烦事。他的名片上新增了政协委员的头衔后,便开始组织了一连串慈善公益活动。他捐了一大笔钱修庙,还把在汽修厂烧饭的阿福请回去当住持。这个庙显然唤起了更多人的记忆。阿福的老子,就是当年的大和尚。在设立功德碑的时候,阿福在亚东的名字前,刻上了政协委员几个字。他的做法,显然博得了亚东的赞赏。亚东马不停蹄,他进山了。他找了一个最穷的小学,住在那里指挥造房子。秋秋进山去看他,他说这才是我最想做的事。秋秋说,你身上都是腌萝卜的味道,你忘记了你是一个行长。
行长让亚东痛苦地闭上眼睛。一个人有了钱到底干什么?做政协委员,就不能忘记给自己荣誉的人民。可为什么偏偏要等我收购了银行,再让我当政协委员呢?他说,还有很多事在等着我去做。我还要去开一个养老院,还要办一个湿地公园,把范蠡,西施放进去……秋秋问他,那银行呢?他不回答,秋秋又说,你这样做,到底是在逃避银行,还是在逃避你自己。
政协委员无法带给亚东更多新气象,烦恼反而不断生成。由于他突然在热闹不堪的舞台上消失,使收购的话题冷淡了下来。这是不能被忽略的。人们开始议论,议论亚东和他收购的银行。这样的气氛,显然是与先进性的要求不匹配的。秋秋走后,俞申带着考察团来了。考察团给亚东带来了锦旗。锦旗挂好后,俞申留下来。俞申有些内疚,但他善于把内疚的样子隐藏在另一种豁达当中。看起来,俞申说,过去组织上对你关心不够。太不够了。是我没有做好工作。
亚东马上检讨,我不是在逃避,多少年来,我确实想为这里做点好事。我当了政协委员,就更加责无旁贷了。
对对对,俞申完全赞同亚东的说法,责任很重要,但不能忘记使命。你现在是一面旗帜。旗帜首先要是一面旗帜。要做到旗帜使命两不误。
亚东深深地点头。俞申又说,现在也有人,在责疑你的收购,还有的对你的资金有怀疑。但是我们对你充满信任。不但信任,省里主要领导还表了态。
亚东心里吃惊,嘴里已经在说,虽说无风不起浪,可他们这样说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要这样干脆我不收购了。亚东陡然看到了一丝亮光。他有些兴奋了。他说,不如把收购的钱拿到辛店来,范军办实事。修敬老院,怎么样?
俞申看了亚东半天,缓缓说道,人要经得起摔打。我们对你充满信任。不但信任,省里主要领导还表了态。
亚东一急,话已脱口而出,我真的不想收购了。
任性,俞申说道,他这是批评亚东了。你有什么困难,可以说出来。但千万不要拿原则开玩笑。做生意,也是政治。
亚东不知道有什么困难。知道的可以说出来,可不知道的困难就说不出了。他能够说他收购的其实不是一家银行吗?他想这么说,一度想说的念头还很强烈。可最终还是没有说。
他不说,俞申说了。他说,我看是人才问题。俞申高屋建瓴,直接命中主题。一个好的机构,需要配备好的人才。俞申说道。直到现在,亚东才知道俞申重点要对他说的是小崔的事。
小崔,你还记得小崔吧。现在俞申提起小崔了。亚东恍然大悟,小崔一直说起的靠山姨夫原来就是俞申。早知如此,早点托小崔的话,他这个政协委员不就早当上啦?俞申说,小崔犯了错误,不,其实也不能说他是犯了错误,要思考的是,到底是他不适应这个体制,还是这体制不适合他?这需要时间来检验。但是,俞申说道,一个有作为的年轻人是不应该消极等待的。等待,那就是浪费生命。
亚东说,是的,让他调出来。自己去创业。去证明自己。
俞申笑了,笑得耐人寻味。他故意不说话,笑着看亚东,好像在启发亚东,留足时间让亚东思考。过了半天,他才说,你为什不考虑把小崔调到你那儿去呢?
我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