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茯苓是个积极向上的性子,每天都是元气满满的感觉。
在她的认知中,身为厨房里干活儿的人,他们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书院的学子们做出各种美味吃食。
不仅仅是让他们一日三餐吃饱,更重要的是,一日三餐都能吃好。
所谓的吃好,也不是天天山珍海味,鱼翅鲍鱼的,而是很简单的意思,味道好。
一日三餐可以吃的不够精细,但是味道和营养搭配一定要好。
这样才能让学子们有心情去吃东西,只有好好吃饭,才能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保证他们的学业。
有人说,在后厨里做工,就是给人做奴才,做苦力,就是为了伺候别人,不是什么光彩厉害的差事。
但是霍茯苓却不允许自己手下的帮工厨娘们这么想。
毕竟,雇佣他们过来的顾先生,并没有把他们当成奴仆来看,他们也没有签什么卖身契。
他们只是鹿麒书院花钱雇来帮忙的人,不能刻意的去贬低自己,自己去把自己变得一文不值。
而且,霍茯苓经常同后厨里的众人说,他们大厨房里做厨的人,也是鹿麒书院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士。
毕竟,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能保证书院学子们的一日三餐,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能让学子们吃饱吃好,让学子们能够有精神和力气的去读书。
所以,他们这些在后厨忙活的人,也是极其重要的。
民以食为天,厨子其实是一个十分伟大的职业。
因为这些能够将普通的菜和肉,做出花样来的厨子,百姓们才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美味。
之前郭焕掌管后厨的时候,给大家播种的思想,太过于奴性,以至于后厨的很多帮工和厨娘们,都有一种莫名自卑的心理。
为了改变他们的这种思想,把他们的自卑拗成自信,霍茯苓更加看重这次的茶会了。
她一定要带着后厨里的众人,把这次茶会上的糕点吃食,弄得有声有色。
让顾先生和顾夫人,以及书院的中学子们知道,书院大厨房里的伙计们,还是非常有实力和用心的。
要让他们对大厨房的诸位伙计进行夸赞,让他们对鹿麒书院以后的茶会,更加充满期待。
这便是霍茯苓最重要的目的了。
面全部捞出来搁置在凉水木桶中,霍茯苓命一个厨娘负责将这些面,依次盛在瓷碗中。
然后霍茯苓往面上铺油泼面必须的东西,以及她用鸡蛋、牛肉粒,还有梅干菜制成的卤,最后再浇上一层热油。
一碗一碗味道喷香美味的油泼面便做好了。
恰好,学子们也都下了课,涌入了食堂之中。
看着一碗碗红油盖顶,卤料十足,香味浓郁的油泼面,学子们肠胃里的馋虫,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
之前,霍茯苓没有来到鹿麒书院的时候,书院食堂的饭菜也还算丰盛,但是四菜一汤都勾不起学子们的半点食欲。
因为郭焕为首的那些厨子,应付式做出来的饭菜,真的一点儿滋味都没有,可以说味同嚼蜡。
不夸张的说,那时候书院的学子们吃饭,只能用“进食”来形容。
现在,霍茯苓当了后厨大师傅后的食堂,真是完全换了一副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