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清明时节。
往年要是清明下雨,营马帮便会将为客户送马的业务延后两天,今年难得的天朗气清,于是一大批体型健壮、品相俱佳的骏马,从西北马场出发,跨献西府一路往东,运送到北方六府的各大客户手中。
在这些客户里,鸿运镖局自然是天字头一号的。镖局在六府皆有分舵,营马帮倒省了不少工夫,路过一家分局便放下几匹马,六府走个遍,再回天水城总局结账,各自省心。
每年的清明送马,营马帮都至少一百匹骏马一同下山,群马狂奔起来踢得灰尘滚滚、天昏地暗,不失为一个壮景。旁人的清明只是清明,北方百姓的清明,在祭扫之余还多了一个赏马的习惯,倒也不失为一个雅趣。
今年清明,百姓们瞧着老天爷不下雨,就知道又有骏马出山的景象可以看,一个个早在官道边上等着。
等了不一会儿,还未见着骏马齐奔,先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传来,好似地动山摇一般。响声越来越近,滚滚灰尘也到了眼前,少顷,三两匹烈马从飞扬的尘土中探出头,随之数量越来越多,渐渐露出了遮天蔽日的万马阵容。
马群两侧,有几位骑马执鞭的驯马师傅指挥着方向,不时甩动长鞭,将一两匹不服管教、试图脱缰的野马赶回队伍中去,保持群马在疾奔中的井然有序。
往年,人们的视线全都集中在马上,品较着哪匹更精神,哪匹更壮硕,从不会多看驯马师傅一眼。可今年,百姓们还未瞧见马群全貌,视线却无一例外全集中在了前头引路的一个少女身上。
少女穿一身红衣,暗黄的脸色带着些许红润,肤质远不如城里的大家闺秀白净细嫩,偏偏一双傲气飞扬的眼睛,衬得一张小脸十分灵动可爱。少女身下是一匹红棕色的烈马,身形剽健,姿态从容,未尽全力却仍跑在群马之首,与少女一般的自信张扬。
少女一边赶鞭一边大笑,全无半点女儿姿态,却仍惹得路边百姓贪看不住,一个个的都直了眼睛。
有人便问:“这姑娘是谁,怎么从来没见过?”
有人就答:“她你都不知道?营马帮帮主之女,孟红鸾啊!孟帮主有四个儿子,女儿就这一个,自幼疼得不得了,那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的。在营马帮,孟帮主只能算老二,这孟大小姐才是老大呢!”
又有人问:“既然这孟大小姐这么受宠,怎么还干赶马的活呢!”
那人便答:“许皇帝微服私访,就不许大小姐赶马出游啊!再说了,哪个少女不怀春,你瞧这孟大小姐一脸春光,八成是出门会情郎来了!”
众人听罢,大笑不止,却纷纷猜测孟大小姐到底看上了哪位情郎。
群马出了献西府,便已送出去十来头,进晋原府,入天水城,这里是交易的重地,至少需要停留两三日。马师们半点不敢耽搁,挨家挨户往客户家里交运马匹,孟红鸾不管这些闲事,抻着缰绳,缓步趋行,来到了金刀门白府的匾额下。
还有三日就是羽刀成亲的大喜之日,白府上下早忙成一团,府门外的灯笼、对联、红绸,都在紧锣密鼓的布置。
孟红鸾的到来,是白府婚期将近前的唯一意外。
她虽只来过白家两次,可府里上下全都认识了这尊大佛,小厮们一看见她,立马慌得腿肚子抽筋,跑去前厅禀告:“那个营马帮的孟姑娘又来了!”
白慕华已从桐州回来,听了这话好不疑惑:“营马帮?什么孟姑娘?”
赵红眉没时间解释,一副大祸临头的脸色,忙叨叨赶到门口,耐着性子道:“孟姑娘,你怎么又来了?”
白慕华一同过来,瞧着骏马矫健、红衣潇洒,好一个江湖意气的女子。
红鸾笑道:“白夫人,你放心,看在你请我吃了一顿饭的份上,我今天不是来闹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