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首领(1 / 2)

剑在匣中藏 方知同 2049 字 2020-04-11

朱凝卖了个关子,把青水的好奇心和这些日子的疑惑全勾了起来,眼看谜底就要揭开,她却突然冷笑,忽然起身,回了房中。

青水坐在院中,呆愣了半晌,始终没有想明白。

七月初一,大赦天下的旨意抄写了整整十九道,快马寄向了一京十八府。旨意一出,普天同庆,青水在知道消息后立即想到了郑关清和郑轶夫父子,这才明白府尹大人当时为何那么爽快,竟然把儿子拿下大狱判了十年重罪,原来是早有谋算。

只是他越想,越觉得这法子不像是郑关清能想出来的,回想当初,尚未成为他义父的阎木昔走投无路之下,求到了桓王宋瑜的府上,很快,陷入僵局的案件就急转直下、真相大白。

青水当时就好奇,宋瑜到底使了什么法子,能叫郑关清突然刚正不阿起来,不惜大义灭亲还义父一个公道。如今才明白其中关窍,惊叹之余亦是感慨,俞大哥看似是一个甘于平淡的闲散王爷,可无欲无争的表象下,却有着一颗极其聪明的头脑,和一颗蠢蠢欲动、不安现状的心。

青水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只是反省了一下自己,识人的本事未免太过粗浅了。

七月初一,除了一道大赦天下的旨意叫举国欢庆,另有一道不起眼的口谕,落向了多日来备受瞩目的天和驿馆——圣上诏令,今日酉时在太和宫设家宴,所有亲王均携亲眷参加。

口谕一下,驿馆各院立即陷入一片忙乱,不多时,一列列彰显皇家风范的宽敞马车排列在驿馆门口,分封各地的亲王拖家带口,个个装扮隆重登上了车,随后井然有序地往皇宫的方向驶去。

申时许,车列便进了皇宫,距离家宴开席尚有一个时辰,所以各位王爷被请进了皇后宫中小坐,四五十号人,在中宫却也被照顾得体贴周全。

当今皇后姓陈,嫁给当年的三皇子裕王时只有十七岁,如今已整整三十年。

陈皇后的父亲只是一个四品御史,族中再无一个为官之人,出身简直算得上寒酸。然而这份寒酸的出身,却因陈御史性格刚直、家世清白,反而获得先皇的重视,亲下旨意,将其女指婚给了当时已分封华江府的裕王宋修宇。两年后,陈氏为裕王生下第二子。又过了三年,显德皇帝驾崩,皇朝陷入夺嫡乱象,最终裕王夺得了皇位。

新帝登基,册封嫡妻陈氏为皇后,亲赐景阳宫,母族男丁亦是加官进爵,当时举国上下无不感叹圣上敬重中宫、爱惜皇后,称其为仁德天子。三年后,嘉佑帝又册封中宫嫡子为太子,朝野内外更是一片赞誉之声。

看惯了升官发财抛弃发妻的戏码,百姓们自然好奇,这位陈皇后到底是何等贤惠美貌,才能叫皇帝坐拥天下,后宫美色如云,却仍然对她多年宠爱不减。

六年后,陈皇后在宫中已有九位皇子的情况下,生下了献朝的第一位公主。

嘉佑帝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大赦天下,并将流水一般的赏赐抬进了景阳宫,亲自为公主取名为“琢”,与皇子一般排序。

这件事的发生,更加加深了百姓们对陈皇后的好奇,与此同时,关于陈皇后如何才貌俱佳,如何贤惠大度,种种传说开始在坊间流传起来。百姓们听闻之后,无不赞许钦佩、敬仰崇拜,以至于一旦有人辱没皇后声名,立即便会遭到训斥乃至殴打,皇后之名,在献朝已成为精神象征一般的存在。

关于皇后到底如何美貌,百姓们再怎么好奇也只能猜想,并无机缘相见。倒是大公主渐渐长大、生性活泼,常常偷跑出宫,世人得以窥见她的惊人美貌,并与陈皇后进行了衔接与联想,皇后多年恩宠不衰也就有了佐证。

因为这般种种,陈皇后坐镇中宫二十多年,从未有哪个妃子敢恃宠而骄、无礼僭越。便是当年,六皇子生母薛氏,外有当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的哥哥坐镇,内有仅次于皇后之位的贵妃之名,却仍在陈皇后面前小心翼翼、毕恭毕敬,从无半点越矩。

也正因中宫尊大,饶是宫中皇子众多,嫔妃之间却也相处十分愉快,从未有什么争宠之说。一来,嫔妃们再怎么得宠,在圣上心中的地位也绝对越不过皇后,二来,便是育有皇子,也绝对与东宫太子之位无缘,成年后便是分封外府闲散一生的际遇。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都没有争宠的必要,如此一来,这偌大一个后宫,二十多年竟是出奇的安稳和谐。

当下,家宴在即,景阳宫中齐聚各宫嫔妃和各路王爷,气氛十分融洽。要说有那么一点奇怪,便是桓王宋瑜和侧妃朱凝,在乌泱泱一院子皇权亲贵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陈皇后是个心思玲珑之人,与众人说笑的间隙,觉察到了院子角落桓王夫妇的不自在,招手笑道:“老四,你过来!”

宋瑜连忙带着朱凝上前,叩头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陈皇后早已抬手虚扶,温和笑道:“不必拘礼!”又吩咐:“快,拿凳子给老四和老四媳妇坐。”

二人连称不敢,推拒一回,安心坐了。

陈皇后笑道:“一年不见,老四看着又壮实了些,可真是长大chéngrén了。”

一旁,惠王生母淑妃陪笑道:“皇后娘娘,老四年纪不小,只因之前一直未娶亲,才叫娘娘记挂着。百姓们常说成家立业,如今媳妇也娶了,可不是长大chéngrén了!”

陈皇后笑道:“这话说得很是。”

说着,视线落在朱凝身上,笑道:“老四媳妇,你坐近些,叫我好好看看!”

朱凝听她语态祥和、气质恬静,与自己想象的中宫威严截然不同,心中早已生出了五分亲近之心。当下连忙起身,上前又要行礼,却被皇后连声喊住,又叫人赶紧扶她坐了。

陈皇后打量她的时候,她也小心翼翼地瞧着这位中宫娘娘。

年近五十,陈皇后便是再怎么保养得宜,脸上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老态。然而她却并不刻意遮掩,脸上只薄薄地擦了一层粉,眼角的细纹就那么干干脆脆地摆在那里,反倒显现出一种端庄大气之感。

朱凝只瞧了一眼,便从她的容颜中看出了年轻时的惊艳与倾城,如今,美色已经渐渐流逝,而岁月赋予的从容端庄,更让人油然而生一股崇敬之情。

朱凝看得呆了,连陈皇后拉起了她的手都没有察觉,听她道:“老四这孩子命苦,娘走得早,自小就比别的皇子懂事,心思也深沉一些。按理说,他没有亲娘操持婚事,陛下和我自该更加上心,更要让他早些成亲才是。可是他的性情你想必也知道,最是懂事听话,不愿叫别人操心,更不愿让人失望。我们挑的人便不合他心意,他也绝不会说半个不字,这样一来,反倒委屈了他,所以这些年来陛下和我才不敢掺和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