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道观(2 / 2)

剑在匣中藏 方知同 1067 字 2020-04-11

然而这样的成就,并没有让他感到真正的快乐。

见识了人心的复杂、官场的黑暗,尤其是在捕头这个行当,每日在各种争风吃醋、打闹斗殴、谋财害命的案件中盘旋,越发叫他认识到真心的可贵。王城这才知道,那个在三潭山上破道观的老道士,那个每天只会叫他要静心、要沉稳的师父,才是这个世上唯一挂念他的人。

他想回家,却再也无颜面对师父,自己掐断了重回玉泉宫的心思。

宋瑜头一次找上他的时候,只是用他四阶武者的功夫,去引诱关必云查探青蘼剑被盗一案。也是从那一次起,桓王殿下察觉到了他的心思,才在听闻艳芳楼命案之际,第一时间为他编排好了重回玉泉宫的路。

于是乎,王城一改往日闷头做事的风格,拿出官场里学来的所有溜须拍马的本事,挑拨郑关清与阎木昔越斗越凶,最后只能通过宋瑜居中调停,动动嘴皮子就收取了两边的人情。

宋瑜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自然也要完成对这位师弟的承诺。

在看到师父的那一刻,王城的屁股即便打开了花,也是值得的。师徒二人数年未见,即便何小平修道有成,这一刻也难以自持,摸着徒儿的头默默了良久。

不多一会儿,陆冠山带了王城去处理伤口,房中只剩何小平和宋瑜两人。师徒两个面对面站着,一时竟彼此无话。

何道长对这个大徒弟的感情是复杂的。

宋瑜既不像王城那样,是他看着长起来、手把手传授武功的弟子,名为师徒实为父子,也不像陆冠山那般活泼聪颖、泼皮耍赖,是个能引逗他老年开怀的开心果。

他是弟子,也是王爷。

他是自己引入武门的好苗子,也是友人再三嘱托的人情债。

为了还这份债,何道长自三十七岁起,每三个月要进一回繁华didu,闯一回高深皇城,将一个六岁的小皇子教成了十六岁的翩翩少年。

这也是何道长活了几十年,头一次清晰明了地窥见一个人的内心,既寂寞,又深邃,既隐忍,又温柔。

两人绝不是一路子人,于是这份师徒情倒不像是缘法,而更像是孽债。

看着宋瑜,何小平总是免不了心情沉重,两人默默了许久后,他才叹气道:“山下的事,我也听说了一些,你……当真要去夺那什么青蘼剑?”

“是!”宋瑜答得坦然。

“剑虽利,也只是辅助之功,用心习武才是正途。与其耗费如此多才心神在这上头,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练武,这不也是你想要的吗?”

宋瑜笑了笑,神情颇有一丝苦涩:“徒儿要得太多,又要得太急,一时半会儿难两全,只能寻求旁门左道!”

何小平定定地看着他,两道眼睛如幽湖一般深邃,许久才微微叹了一口气,背过身,看着漆黑悠远的深秋窗外。

良久,他道:“你终究还是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