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这两个字从表面上看极为简单,但如果一旦要付诸行动,却又是极难的,山川均本人就是实例,在接触到之前,他的人生也曾走过一段颇为崎岖的弯路。
山川均是东京人。和其他的日本家庭一样,父亲是上班族,母亲则以全职主妇的身份在家里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虽然生活并不是很富足,但一家也可以说得上是其乐融融。
山川均作为家族的长子,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了其他孩子没有的成熟和智慧。无论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会举一反三的进行思考。也正因为是这样,同学们给他取了‘思想者’这个称号。
在进入明治中学学习后,山川均更加积极要求思想上的进步。他不仅报名参加了政治学校的讲座课程,而且还带领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道创办了《青年福音》杂志,通过发表文章的方式与人探讨交流,以求共同进步。
只是由于那时年纪尚轻,并且涉猎有限,所以并没有接触到。而是将信仰放到了基督教的理论方面,幻想着日本有一天会在主的关怀下成为一个平等慈爱的美好国度。
然而,事实证明,他的这种想法完全是有悖于现实的。又因为亲眼看到了统治制度的黑暗弊端,故此决定通过发表鞭笞文章的方式对其进行指责。然而,没想到很快这种行为却遭来了一场长达三年的牢狱之灾。
在这三年间,山川均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狱中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在将理论和现实社会进行紧密的结合后,他认识到‘社会主义并非来自于正义和人道的观念,而是需要从社会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山川均开始走上对自发探索的路子,同时也在经济学方面不断进行钻研。在一番苦心努力后,终于取得了一定的建树。
出狱之后,他很快便加入了日本社会党,并且担任了《日刊平民生活》的编辑委员。在报刊停刊后又以个人名义创办了《大阪平民新闻》。谁知道报纸的业绩刚刚有了一定起色,却又再次因‘赤旗事件’被判刑两年,直到一年前方才出狱。
尽管命运如此多舛,但山川均却仍是倔强的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在他看来,只有才能够解决日本目前所存在的所有问题,让这个国家更加祥和。
那么同样的,对于和日本一衣带水的古老国度中国来说,山川均认为也一定是救国图存的良药。
“先生,您说得改变是指什么?”陈参一坐正了身子,认真的求教道。
山河均向对方摆了摆手,起身来到关着的拉门前。在无声的将门拉开一道缝,他探头环顾了一下四周,见附近无人这才又将门重新关上。在坐回原位后,他故意压低了声音,探问道:
“参一,你听说过吗?”
陈参
一的脸上蓦地现出了愕然的表情,对于‘’这四个字,他不仅是听说过,而且还通过查找各种资料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只是他从没有想到过这个词竟然会从一个日本人的嘴里说出来,而且还是这般的自然。
山川均笑了笑:“看来你以前也曾在这方面有过学习,那我问你,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是”陈参一歪着头想了一下,肯定的说道,“是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国家,真正做到救亡图存。先生,您说我说得对吗?”
“对,也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