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围墙地基打好了,王兴平又做好了两个小鸡玩偶,李氏也缝了一套十二生肖的布玩偶,摘了两筐地莓子鲜果,王兴平赶早又进了一趟城。
将地莓子鲜果送到果子店,王兴平得了一吊钱。又将干果卖给药店,得了四吊钱。王兴平这才去了杂货店。
小鸡玩偶依然是二两银子一个,王兴平得了四两银子。布玩偶却未得到掌柜的青睐,主要是李氏的针线活,太粗糙,原本胖嘟嘟、圆滚滚的玩偶因此失色不少。最后王兴平都不好意思地想将玩偶带着家去算了,杂货店掌柜才说出自己的想法。
原来,他并非觉得这玩偶没有市场,而是觉得玩偶缝制过于粗糙,卖不上价。若王兴平同意,他愿意花二两银子买下这玩偶,只是以后,王兴平便再不能卖这玩偶了,掌柜的会找手艺精湛的绣娘合作,推出十二生肖药草玩偶。
王兴平犹豫片刻,道:“不成。”
掌柜一惊,“你是嫌价低了?”
“不是,”王兴平摇头,“这玩偶,是我闺女想出来的,她娘每年都得给她缝一套。”
竟是这般,掌柜哭笑不得,取出银子给他,拍他肩膀,“成,你闺女的玩偶,我包了,每年必送到你府上去。”
若这玩偶真是这农家汉子的闺女想出来的,他送上一套精致玩偶,倒也不算损失。
王兴平这才满意地咧唇笑了。
结算了玩偶的钱,王兴平顺便在杂货店里买了家用的东西,盐糖之类的,掌柜的都给足了他优惠。
想着近来王兴富、王孝礼两人的辛苦,王兴平便去了肉铺,花180文买了三斤五花肉和三斤猪油。因买得多,肉铺老板还额外送了根没肉的大棒骨。
背着肉,王兴平去了点心铺子,花10文钱给他家秋藜买了一包核桃酥。结果核桃酥拿到手,他想起这段时间没去看他爹,便又多买了一包。
然后王兴平便去了骡马市场,转悠了半天才选中一匹三岁的健壮骡子,花去了整十两银子。
有了骡车,下回便可以带着秋藜一块进城。想到秋藜,王兴平便放下了买骡子的那点肉疼。
他闺女,皮细肉嫩,受不得这来回十里路的苦,还是有骡车好。
将背着的竹筐驾到骡背上,王兴平牵着骡子去了城门外的砖瓦窑,定了五间瓦房的砖瓦,交了一吊定金——玩偶小鸡制作需要技巧,一时半会不会有人仿制,他建造砖瓦房的底气更足了。
王兴平牵着骡子刚进村,便引来不少人围观。
族长王满舟家的大孙子,九岁的王孝义也在人群里,羡慕地看着骡子,问王兴平:“大伯,你家骡子吃啥?”
王兴平不以为意,回他:“吃草,吃胡萝卜。”
围着的半大小子们发出哄笑,王孝义不知从哪摸出根比手指还细的胡萝卜,凑到骡子嘴边,喂它吃了,小子们又是一阵哄笑。
王兴平也不拦着他们,就这么一路到了自家宅地,将骡子栓到江边的菜园子里,围观的人群才散了。
李氏和秋藜早知道王兴平要买骡子,倒也没多惊讶,拿出之前准备好的青草喂骡子。
王兴平则将剩下的三吊钱交给李氏收着,自己又揣着下剩的一吊钱马不停蹄地赶去邻村的采石场定了打围墙的石料——上次,石场送石灰过来时,王兴平请教过他这么大的院子,打围墙,得有两船石料,需一吊钱。
李氏将钱收好,瞧着两包核桃酥,便就先收到缸里——她不确定是不是要送人的,又担心秋藜看见了跟她闹,只得先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