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也来了,只带了儿子们,没带女眷。王兴平一见,赶紧把里正请到族长和他大伯那一桌。里正的儿子自找村里相熟的人一桌。
人坐齐,就开始上菜。上菜的人是从族人里请的亲近之人,秋藜家便请了王兴富,王孝礼,王孝仁,还有秋藜的三个叔叔王兴家,王兴和,王兴文,堂兄王孝勇。
他们先从各桌收一个碗端进厨房,不一会儿,便装满红烧肉的碗端送到各桌,然后再从各桌上拿一个碗进厨房。
菜一碗碗端出来,很快,每张桌子上的碗都装满了。
菜上齐,王满魁站起来致辞。今天对王满魁来说,几乎是一个节日。他不但穿了一身新的蓝布袍子,还早早地就把要说的话,请小儿子拟了讲稿,背熟了。
王满魁道:“今天是我长子王兴平上梁的吉日。”
“感谢各位乡邻、叔伯兄弟、亲戚朋友光临他的寒舍,来给他上梁,令他蓬荜生辉。”
“下面吉时,还请大家观礼。”
他这番话,不白不文,听得人好笑。好在,砖瓦师傅接着开始主持上梁礼,也就没人挑他了。
其实,房已建好,梁已安放到位,只梁用红布遮着,众人看不到。所以所谓的“上梁礼”就是王兴平和砖瓦师傅分别站在梁的两端,一起揭开红布,让梁正式亮相,就好像新屋突然间给装上了梁一样。
首先是祭梁。王兴平领着李氏和秋藜,在师傅的指引下,在李氏先前准备的“肉”、“鱼”、“鸡”、“酒”、“菜”的供桌前磕头。
接着是上梁。砖瓦师傅和王兴平各持着一根秤杆,分别爬上两个竹梯,砖瓦师傅同时唱道:
“脚踏珍珠地,手把万年梯。”
“脚踏楼梯步步高,手把仙树采仙。”
“金盘托在花梁上,王母娘娘献蟠桃。”
一步一句,唱完正好站到了房屋的中梁下。
房梁正中挂着一个硕大的红布包,里面装着红枣、花生、陈米、陈麦、万年青等寓意吉祥的物件。旁边悬挂了数个小的红布包,每个布包里装着一样吉祥物。王兴平解开小布包,拿在手里。
梁下李氏和秋藜各举着一个饭箩,站到梁下正中,准备接宝。
看他们准备好,师傅方开始唱:
“天上掉下宝,主人接的牢。”
“一接大元宝,招财又进宝。”
“二接如意糕,日脚步步高。”
“三接香米棕,寿比不老松。”
“上梁大吉利,福禄寿无边。”
王兴平便将手里的小布包往下扔,李氏和秋藜一一接住,不让一个宝落到地上。
最后,砖瓦师傅和王兴平一人拉住红布的一边,扯开红布,同时解开梁上的大布包,将里面的吉祥物,顺着东、南、西、北方向抛向新屋四周,同时唱道:
“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
“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
“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
“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
至此,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