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秋藜扯王兴平的衣裳,“你买那个青色的布,给我做个帐子。”
秋藜一提,王兴平也想起来了,家里只一顶蚊帐。
“行。”王兴平立刻对伙计说,“麻烦拿那个青布。”
伙计心里更高兴了,立刻殷勤地道:“客官,你要做帐子,可以看这匹夏布。”
伙计搬来两匹青色布,给王兴平瞧。
“您瞧,这是夏布,做帐子透气。”
“刚女公子看的这细棉布,做衣裳和铺盖,倒是合适。”
经伙计这么一说,王兴平又想起来了:家里也只一床铺盖。
“成,那便这两匹也要了。”
“再拿两床棉被。”
“好嘞。”伙计干脆地答应着,一边包货,一边说:“客官,您眼光真好。”
“您买的这两匹细棉布,红的做背面,青的做被里,一准好看。”
“这夏布,做一顶帐子,下剩的还够您和女公子各做一身衣裳。”
秋藜见她爹和自己都有了衣裳,只李氏没有,便又对他爹说道:“爹,你给娘也买身衣裳吧。”
伙计闻言立刻赞道:“女公子孝顺。”
恭维秋藜,比恭维王兴平自己,还令王兴平高兴舒坦。他立刻点头道:“我闺女确实孝顺。”又对秋藜道:“那你就替你娘挑一匹吧。”
秋藜闻言便替李氏挑了一匹暗红的细布。
最后结账,王兴平一共买了一匹粗布,三匹细棉布,一匹夏布,两床棉花,共花费了11880文。
竟然超过十两银子了。王兴平一边感叹城里花销大,一边从背着的包袱里又掏出了一锭银子。
看着王兴平递过来的雪花银,伙计自又是一番感慨:不怪今年掌柜的三令五申,让对庄户人与城里人一般看待。看这庄户人出手的气派,竟是连银子都用上了。县城里早传闻城外的庄户人卖地莓子发了财,看来是真的了。
看伙计收了银子,王兴平终于放下心来,银子都是真货。
东西太多,秋藜去叫王孝礼进来帮忙搬布。王兴平方想起他,便又去跟伙计拿了匹桃红的细棉布,一起搬上了车。
布店的旁边是一家家具店,秋藜瞧见家具店门口的样品是刷了红漆的马桶,立刻就让王兴平给买三个——两个她自己用,一个给她娘,这样她们就各有两个马桶,就可以轮换着放在阳光下暴晒消毒了。
王兴平以为秋藜买三个马桶,是家里的房间一间放一个,便也没计算数目,只问伙计价钱。
他没买过马桶,所以听伙计说一个马桶两百文也不以为意,直接霸气地道:“来三个。”
对于王兴平一口气买三个马桶的行为,伙计虽觉奇怪,但以为他是给人带的,也就没说什么。
正看着伙计包马桶,王兴平又听秋藜叫道:“爹,你帮我买个炕桌吧。”
王兴平瞧那炕桌也是刷着红漆,正要问多少钱,目光却被炕桌下面的出长案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