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公司有这两套基础的系统,一个是内部的人才评判机制,一个是终生学习的系统。
听了姜奇的这一番话,他决定把终生学习的系统公开出来,引入幼儿方面的教育。
哪怕是一个小孩子,也能根据兴趣爱好在哪个学习系统里面学习下去。
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游戏以外有着好玩的乐器,这个世界有着很多好玩的知识,比如人是怎么出现的。
性教育方面是难处理的问题,毕竟关于这个被举报是经常看到的事情,虽然里面有着资本的倾扎。
姜明决定把性教育变成彩蛋的,他相信那些愚昧的父母也没有心思再次去学习,举报也就无从说起。
这个想法和姜奇说了以后,姜奇还和姜明认真地讨论了一下其中的可行性。
王镇长那边也没有什么用了,姜明最后说自己要投资乡村建设吗,才把王镇长给打发了。
王镇长对教育也没有什么兴趣,他只关注自己村子里面的一些经济效益,对于镇长来说,培养人才出来以后,他早就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人才就算培育出来了,也基本上不会回乡了,至少他从来没有回去自己的村子里面看过。
人往高处走!
故乡又有什么用呢?
姜明也理解王镇长的一些想法,原本想借助王镇长的手来把这里的教育情况改变一下,结果却被王镇长膈应到了。
姜明从来没有那么深入的思考过教育的问题,姜奇不亏是一个一直扎根在乡下的教师,姜明从他的身上看到一直追求的一种信仰。
姜奇让姜明想起了自己以前两个很重要的老师,一个老师在他上课看课外书的时候和他约定,让他当时学会了承诺和控制,一个老师主动鼓励他看课外书,让他增强了探索世界想法。
人才系统,怎么能缺少培养人才的老师呢?
姜明突然发现自己内部人才评判系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把老师纳入这个系统里面。
如何评判一个老师的成就,那么就是看他的学生。
鲁迅先生有一个老师藤野先生,在猴子国默默无闻,但对鲁迅先生很有影响,那么藤野先生就是一个成功的老师。
无论工资还是退休的福利,都不能完全激发教师这个职业的真正信仰,这个职业的信仰就是培养出人才。
姜明想把老师也纳入这套人才系统,在这套人才系统里面,人才可以给自己的老师打分,而他的老师能获得这人才系统给予的荣誉和物质奖励。
这个想法隐隐约约在姜明的脑海里成型了。
这些懂需要花钱!
明明不缺钱姜明,却突然发现自己真的差钱了。
这两个基石一样的系统要建立起来,要大量的钱。
那套终生学习的系统,他需要资金去寻找各种类型的老师,其中教育孩子道德的,有教育孩子爱国的,有教育孩子知识的,这还不是终点,如果有可能,姜明想要在这套系统里面引进这个社会最好的老师。
还有人才系统里面,老师和可以和终生学习里面的老师相互对应。
如果可以,姜明想在孩子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录入那套人才系统里面,毕竟人才的培养的成本,也是一种物价。
有了这套系统,也能让老师和孩子互相记住,在人生的道路上互相成全,哪怕真的出现了一些败类,人才系统里面设立一定的举报途径,也能更好的进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