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商量好了,过年前先去袁辞家,大年初一坐高铁回家,初五再回袁辞家,初七返回公司上班。
如此一来,两边各待五天,公平得很。
腊月二十五,公司尾牙聚餐完毕,就正式放过年假了。阿星、小鹰等人皆兴致勃勃地回家过大年,但是公司还有一些工作要收尾,加之所订车子二十六才提,所以姜荼与袁辞留了下来,打算二十八再开车回家。
在4s店里提车子是两个人一起去的,现在提车的流程,都要捧束鲜花,站在车子旁边由销售人员拍张照。
姜荼听罢直拧眉。
太尬了。
不拍。
袁辞耸耸肩:“boss发话,不敢不从,你们若需要拍照用以宣传存档,不妨就拍车身罢。”
说罢把那束鲜花放在车头。
销售经理见状,也不好勉强,只得拍了一张车身照。
回去的路上,袁辞问:“你习惯了在spy场合任由人拍照,没有想到在这儿却觉得尴尬?这是什么小怪癖?”
姜荼嗫嚅:“那是工作啊,不一样的,这种非工作的照片,我就是觉得很尬。何况我看他们拍出来的提车照片,无一不土,实在不想拍。”
本来提车拍照这种事情,就是尊重个人意愿的,袁辞听罢,笑道:“好,咱不拍,我也陪着你没拍,我们先去兜几圈,磨磨缸。”
大量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城市的街道显得空旷了许多。
姜荼:“如果平时路况也这么好,那该有多妙。”
袁辞:“好是好,妙是妙,就是经济要发展不起来了……”
好讨厌啊……不要这么理智分析行不行。
二十七给公司大门贴了对联,又去购买了一些特产年货,二十八和所有人一样,开车回家过年。
说句实在话,姜荼并不喜欢坐长途汽车,估计也没人喜欢。
路况好的时候,开回去五六个小时,也还能忍耐,路况要是不好,那就相当难受了。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开车回去吧,一个人开车特别容易犯困,她也不放心。
于是五六个小时的路程,开了八个小时。
还算良好。
抵达的时候,正好赶晚饭。
现在的城市都没有什么区别,至少姜荼没有看出有什么区别。
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灯火阑珊。
车子弯来拐去,开进了一个旧小区。
他们家住在二楼。
敲了防盗门后,有位模样看起来比姜妈妈老一点儿,但是亲切和善的阿姨开了门。
这就是袁辞的妈妈。
“回来了,路上还顺利吧。”袁妈妈问,又看向姜荼。
“妈,这是姜荼。”
姜荼开口道:“阿姨好。”
“好好好,快进来。”
虽然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旧小区,楼龄二十几年了,好在房子里面翻新过,且没有什么杂物,收拾得干净整洁。
袁辞妈妈之前是在厂里上班的工人,后来厂子倒闭,她一直在酒楼做包点。
袁辞赞道:“不过,酒楼里包的再好,也不如家里包的好吃,我妈在家包的包子,堪称一绝。”
于是姜荼兴奋地期待着:“哇,你都说得我想吃了。”
袁妈妈笑着说:“明天早上就包吧。”
袁辞问:“你明早不是还要上班么?”
姜荼有些不好意思:“还要上班的话,那下次吧,不急于一时。”
“请一个钟头的假也不要紧的。”
次日一大早,袁妈妈给他们蒸了肉包子和梅菜包子。
敲了敲袁辞的房门,在外面说道:“包子蒸好了在锅里温着,你们赶紧起床,我去上班了。”
姜荼正蜷在袁辞的怀里醒过来,一看时间才七点多:“这么早,你妈妈几点起床的?”
“做早餐行业都是很辛苦的,四五点就要起床。”
“阿姨真勤劳。”她有点明白他的工作狂基因是从哪里来的了。
唔……嗯?
某人不安分的手啊……
“哎呀,别弄了,快起床吃包子,不然包子都凉了。”
他能听进去就怪了。昨晚太累,现在家中无人,正是作战的好时机。
这儿的冬天十分寒冷,起床后,袁辞开火又蒸了一蒸。
咬了一口包子,姜荼眼睛放光。
跟街上买的完全不一样啊!太好吃了!
姜荼想说点儿别的溢美之词,最后还是只会说:“好吃!”
上午,二人勾着手指逛了逛市区。
途经市一中,袁辞说:“这儿就是我的母校,初中高中我都在这儿读。”
学校大门紧闭,只有一条小铁门,供住在里面家属楼里的教职工出入。
“要进去吗?”姜荼问。
“可进可不进。”
正犹豫时,身后有位中年男士低沉的声音传来:“袁辞?”
扭头一瞧。
“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