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先生,您女儿在国外生活的十多年里,有没有与国内的朋友打过交道?”由于这件事被凶手处理得毫无痕迹,那说明他只是想消除一切影响,所以我们基本能排除是吕晓范与境外人员产生矛盾的后果。而且此案也不存在间接复仇的可能,否则凶手也不会花费如此大量的心思去制造无痕现场,这样就失去了所谓复仇的意义。
“这个应该是没有的,我们对小范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寻求最优化的途径,她从小所在的教育机构都算是贵族学校,而学校里几乎都没有华人,就算有,我们小范也不可能与人有太多交集。”吕候补充道:“我对女儿的教育十分严苛,她从小的结交对象都要经过我们的审核,在这一点上我是可以保证的。”
“那据您所知,吕晓范有没有可能曾与人发生矛盾冲突,导致别人对小范产生恨意?”我接着委婉问道:“据我所知,您的女儿并不是十分合群。”
“这个当然刚不可能,我的女儿如此优秀,所有人都只会求着与她交往,而她的性格也被我们教育得十分温良,所以你所说的仇恨必然不存在。”他顿了顿,继续补充的道:“就算真的有人讨厌她,那也只可能是嫉妒,至于你说的不合群,这个可能也算是她的一个优点,人的时间决不能用于无效社交。”
我对吕候刚刚的回答很不满,他根本没能正面对我的问题进行思考,而且他的语气就像是在炫耀自己的女儿是他精心打造的某种商品,而且这个话题如果继续问下去,他指不定还会因此发怒,于是接下来我只能换一个问话方式,去了解一些关于吕晓范本人的信息。
“那我再问一下关于您女儿的一些细节,比如她从小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兴趣爱好,而且她有没有什么只有您知道的特殊习惯?”我平了平心态,继续问道:“而她如果遇到了威胁自己的事情,大概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特殊的兴趣爱好?小范的爱好绝不会特殊,她从小被我们培养出了各种艺术天赋,音乐美术都是同龄人中数一数二的,在她十岁的时候,钢琴就过了八级,虽然这比不上某些神童,但也还算不错了。”他接着自豪的说道:“至于特殊习惯,不知道洁癖算不算特殊习惯,不过我们还是觉得这算好习惯,至少对身体好。”
当他吹擂完了之后,便开始思考我刚刚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而对于此,这个瘦瘦的中年好像有些犯难:“小范好像从小就没有受到任何威胁,这都是我们保护的好,不过我们相信,她肯定能在危险面前做出正确判断。”
这人看起来根本没将我的问题进行思索,他的回答几乎都是在自己的脑回路里打转,他甚至对于‘兴趣爱好’这个词都没能理解,一个从小被迫送进钢琴培训学校的小孩,怎么能说她的爱好就是钢琴,我不由得叹息两声,吕晓范的童年完全是在此人的一手安排下度过。
“那诗歌呢?”我这时候准备提醒他两句:“吕晓范看上去很喜欢诗歌,她好像自己也写一些诗歌,这个也是你们培养的?”
“这个?这属于不务正业了,写诗能干什么?写出来有人能看懂吗?”他这时候显然有些不屑:“小范以前有一段时间确实喜欢看一些与学业无关的书籍,但被我们及时发现并制止了,此后我们也在严密监督,并且教训她了几次,没想到这个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她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难道您一直不知道她喜欢诗歌?”我有些不可置信道。
“这些看似高雅的东西,实际上在现在的时代正在慢慢淘汰,我们培养她的东西都是最实用,最有可能为她加分的技能,我很感谢我的父母以前也这样教育我,不然你觉得我们家为什么能有现在的成就?”在吕候的两声冷笑中,我觉得这个问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个看似将自己心血倾注于孩子的父亲,实际上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丝一毫的了解,而且他在不断扼杀孩子兴趣的同时,也让吕晓范对家长保持着高度戒心。吕晓范在不同人的面前,必定会展现出极为不同的一面,这个看似无比优秀的孩子,却沦为了教育的失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