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现场初步勘察后,钟健他们收队回市局对得到的线索进行整理汇总,而我则去了新城区派出所,想要对这个疑点重重的诈骗案仔细考量一番。
从钱媛媛的手机和个人电脑里的确得到了不少资料,当地民警也通过技术手段搞定了她的社交网络账号,并且在网络数据库将她生前的大部分社交信息调出,网监系统一般来说都会将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保留很久,所以基本上可以查阅到此前三年多的通讯记录。
由于报案人提供了详细的案情资料,所以这个事情查起来也算是顺风顺水。民警们首先将目光锁定到一个叫做‘相约’的社交软件,这也是与本次诈骗案直接关联的网络平台,根据报案人透露,钱媛媛就是在这上面与诈骗对象进行交流。
在锁定了报案人提供的ip之后,我们很快找到与之相关的通讯记录,而事情好像真的与我们想象的差不多,钱媛媛是通过贩卖自己的诱惑信息与诈骗对象进行交易。我们发现除开这次有人报案的诈骗行为以外,钱媛媛还进行过多次类似行为,而但大部分情况下,诈骗对象被骗之后也就没了下文,由于这种事本就属于传播不正当信息,而且愿意支付巨额购买的人也大都算是表面上有头有脸的人,所以诈骗对象也就没有选择报警。
但这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同时报警,这个事情看上去像是早已被计划好的一样,而且报案人都没留下自身信息,好像除了这个事情本身涉嫌非法之外还有着某种原因。
我们整理出钱媛媛诈骗的常规手段和一些经典案例,通过调查发现,仅仅在目前调查的社交软件上,四年多来钱媛媛至少进行过一百次以上诈骗活动,而涉案金额已经高达一千多万元,除开本次未经核实的案子,这好像已经成为她的常规不正当盈利手段。
作为一个尚未过气的网红来说,实际上这种诈骗方式并不罕见,毕竟网络红人更迭速度非常快,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忽然之间被新秀吸引眼球。这种网络女神就是吃年轻饭的,当自己的新鲜劲一过,也就自然慢慢掉粉,而且一旦出现什么丑闻或者风波,那基本上就要开始淡出公众视野了。
所以很多这种网红都会在自己尚未过气的时间里想尽办法捞钱,合法的非法的手段都使出来,而且她们平时花费在微整形和形象保养上的钱不少,超高的收入也让她们的消费习惯难以回归平凡,在她们被人遗弃之前,能做的事就是不停吸粉赚钱,为自己存下日后转行的起步资金或者‘养老钱’。
当然也有一部分有潜力的人,她们高瞻远瞩,试图向着圈内深入,通过一些所谓的‘潜规则’,接近圈内大触,孤注一掷地将自己未来的事业限定在其中。这些人通常不会从事这种诱惑‘诈骗’,毕竟她们的目的不在于短时间内吸金,而一旦能够跻身内部圈子,她们的身价自然蹭蹭上涨。
对于钱媛媛来说,她就纯属前者,为了短时间内大量赚钱不惜出卖色相,她自己深知,但凡出现稍微的身材走样或者气色不佳,自己的事业可能就开始走下坡路。但对于这种还算小有名气的人来说,她们的名誉也显得极其重要,所以她们当然不可能真的将一些诱惑信息进行贩卖,这样一来,也就构成所谓的诈骗。
就比如钱媛媛的具体诈骗情节,她的诈骗对象都是一些有钱人,交易双方可能对彼此都有一定了解,在初步的接触中,钱媛媛会假意放出一些诱导信息或者图片,而她也知道对方算是有一定身份的人,不会因为自己爽约而翻脸,所以在进一步商榷诱惑信息交易甚至更进一步的特殊交易时,她会通过这个软件与交易者视频确认,让对方确信是她本人,而接下来她再通过一些简单的网骗套路,对方很难有防备,于是一般情况下都能成功。
当然,为了防止出现什么差错,她还会专门聘请网络水军或者去公关公司申请某些保护,就算真有翻脸的,也会有替罪羊来恢复她的名誉。就这样,这种见不得人的非法勾当却以某种微妙的秩序一直维持着,钱媛媛一直以来也并未有过什么大风波。
在目前审核的这个案子中,钱媛媛的诈骗手法一如既往,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与之前不同的疑点,这主要出在诈骗对象身上。在以往的诈骗过程中,钱媛媛一般会先让自己雇的眼线们寻找适合下手的对象,通常情况下就是考量诈骗对象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因素,然后再通过网络平台相互认识,彼此取得初步信任。
而在这个案子里,这些初步程序好像被忽略掉了,诈骗对象是直接与钱媛媛提出交易要求,好像此人是经常做这种交易的老手,钱媛媛也没有出现怀疑迹象。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们遗漏了某些信息,不过更有可能的情况应该是,此人是经过中间人介绍与钱媛媛认识的,毕竟此次涉案金额较大,而钱媛媛自然也比较重视。
第二个疑点就是报案人数,截至今日上午,当地派出所已经在十五天里接到一百多个报警电话,而且报案电话与声音都不同,但最奇怪的就是这些报案人都只是仅仅举报这一个案例,这看上去分明是有人刻意想对钱媛媛进行打击报复。所以专门请来线下黑粉来攻击钱媛媛,想通过司法渠道彻底搞垮钱媛媛的名誉。而且在钱媛媛的死讯传到网上之后,这个报警行为立即停止,可能是由于对方也很诧异,但他既然不想索回任何诈骗金额,钱媛媛也不用再承受所谓的报复,所以也就不用再继续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