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文官争权朝局诡异 黄钺案发呼延就藩(2 / 2)

我不但知道你病体难愈,我还知道你不想传位于太子,你想传位于你的皇六子,肃安王,荣尺。

因为,你若想传位于太子,必定力求稳定朝堂,怎么会容忍文武兼并,朝堂稳定了,太子才能平安过渡,顺利即位,更何况我们呼延家亲近太子,若你没有变换储君的心思,怎么会允许我父帅就藩,你这是为了肃安王剔除障碍。

并且现在你居然纵容文官集团扰乱朝堂,你知道文官集团中有不少投你所好,追随皇六子肃安王荣尺的投机者,若有变乱,他们必定伺机而动,你好顺水推舟。

要知道以太子的憨直性格,绝不会纵容文官胡闹。

你知道只要乱起来,太子就会犯错,肃安王荣尺就有机会。即是太子没犯错,你,大夏皇帝荣南风,也会帮他犯错是吧。

我可以预料到你所希望的,一、我们呼延家下野,武将群龙无首,纵使武将亲近太子,将来也没有人能凝聚武将兵变夺权,二、太子废黜,三、肃安王荣尺即位。

好一个乱中取胜!

真是好谋划,只不过你想的太美了,这天下,可也有我们呼延家一份呢!

可是,我还是好奇,究竟要如何夺取我呼延家兵权呢?

这个问题不会困扰呼延德清太久,时隔两天,就有了答案。

京师外城一个小酒馆,一个大兵喝多了,向众人炫耀呼延德清赏赐的一把金斧,“恰好”御史陈知行也在,看到后“大惊失色”,立马认出,虽然看外形就是一斧子,实际上这是天子节仗,黄钺!

私自赏赐下属天子节仗,这是僭越!这是谋反!

于是御史陈知行立马“满怀正义”的向右府相参事莫不同举报。

右府相参事莫不同也立马“满怀正义”的逮捕了这个大兵。

这个大兵在两位大人的感化下,“痛心疾首”的坦白了是呼延德清赐给他的天子节仗黄钺。

(后来,这个事情呼延礼灿调查过,这个大兵确实是在打塘州的时候跟在呼延德清身边,夏军进城抢劫的时候,这个大兵负责呼延德清的安全,就没跟着去抢劫,等到呼延师要抢劫归来,呼延德清说,“得了,你们因为我没过一把抢劫的瘾,自己去我儿子抢的东西里面,一人挑一麻袋物件吧。”

这大兵哥,挑的麻袋里面就有这么一个天子节仗黄钺,这大兵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以为是金斧子来着,他又有个亲戚,他就把这个金斧子送给这个亲戚,希望这个亲戚能帮他活动活动,在京城给他谋个闲职,顺带一说,他这个亲戚姓莫,叫莫不同。)

审出了如此的大案要案,当然要上报皇帝,皇帝陛下“大为震惊”。

在不经朝会讨论情况下,下旨,解除呼延德清马步军督检司指挥使的职位,由右府参知政事(正二品)许汝言暂代马步军督检司指挥使,念及呼延德清屡立战功,燕国公荣誉不变,马上起程去北疆燕地就藩吧。

文官集团第三波进攻,完胜!

呼延德清和呼延礼灿看了圣旨,是哭笑不得,这也太能演了。

这演得,和真的一样。

大夏皇帝荣南风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么不,他什么都清楚,他也对这场闹剧无语,可是没办法,他想要完成自己的心愿。只要呼延德清走了,就没有变数了。

老伙计,对不住了,为了尺儿,只能委屈你了。

那呼延德清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呼延德清在打包,他是真的准备走了,一代强人,大夏第一武将就这么认怂了?

不是的,在听完儿子呼延礼灿的分析后,呼延德清与呼延礼灿对于接下来呼延家的行动方向,无比统一,那就静观其变,在局势尚不明朗之前不做任何表态,虽然在这以前,呼延家是亲近太子的。

于是,在圣旨下达的第三天,呼延德清出京了。文官纷纷弹冠相庆,把酒言欢,然而文官集团真的胜利了么?

从开始到结束,他们一直忽视了一个人,呼延礼灿。

这个呼延家百年一出的骏马。

无论才智、谋略、武功样样精通的少年枭雄。

呼延德清敢放心的走,也是知道这个儿子能担大事,骁勇果毅。

更重要的是,呼延礼灿兼任京师九门巡检,负责京师城防。

万籁俱静。

等风来。

注意:本文为历史架空,其中故事纯属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