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城殿试(2 / 2)

大明奸商 天下第二 1037 字 2021-04-07

“并不是。”龙青海沉默了一阵,接着说道,“这些日子我与时恭就此事也讨论过,我们一致认为,选拔御史的方式有谋私之嫌,无论是刑部、都察院或是大理寺,我们都没有过多的偏颇,我们仅仅是想靠自己的努力成为进士,而并不是靠前辈们的提拔。”

李鋕点了点头,侧提马头,缓缓离去,只留下了一句话,“那我就等着看你们的努力能支撑你们到什么地步,希望在传胪大典的时候,你们不会黯然离场。”

跟周世保致别过后,林时恭和龙青海便到了礼部报告,确认身份过后便通过承天门,被接送到皇城广场。

这是林时恭和龙青海第一次进入皇城,只见皇城两边站立着不少的士兵,犹如松柏一般守护着由精砖铺垫的石阶大路,除了士兵之外,大路两边还种有不少的翠竹,白玉色的亭台楼阁隐藏在竹林之中,其中最为壮观的两栋建筑就是社稷坛和太庙。

建筑两边各自设有影壁墙,在墙后时不时有手持刀剑的禁卫军路过,来回巡视,森严、辉煌、庄重的既见感不言而喻。

尤其是当太阳新生的晨光一泄如注地从皇城上空投射而过的时候,整个宫殿像是被覆盖着佛光一般,显得壮观而又神圣,不由地令人心生虔诚。

进门之后稍加等候,便能看到不少考生也被带进了皇城,都在广场上待命着,紧接着就有几个官员上前来点名,点到名字的考生在官员的指示下从内门进入,走到紫禁城广场。

虽然冠以殿试的名衔,但殿试并不是真的在殿内考试,而是在殿外考试,也就是露天考试,而考场就是紫禁城的奉天殿外边,也就是如今的故宫太和殿外边的广场。

鸿胪寺的官员早已在广场上布置了试桌,陈放在奉天殿外的两边,考生就名入座,等到所有考生都进场之后,便开始进行赞拜、行礼等考前环节,期间还放了几串鞭炮,最后的一串鞭炮是开考的意思,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原本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但万历皇帝的病依旧没有改,是的,他没有上朝,所以主持殿试的事宜全部由文武百官负责。

当然,在考前阶段,皇帝并不是毫无用处,他至少在内阁的督促下选择了殿试策问的试题。

所有文官部门都参与这次殿试,内阁大学士、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詹事府等部门官员都是读卷官,不少武职官员以及御史也充任监考,其中还包括锦衣卫,这场三年一次的殿试大典,几乎将所有在京官员都叫来互相监督了。

接下来就是发卷以及策问环节,由于皇帝没有亲自主持,策问由内阁以及礼部负责,并宣布策问试题,而这一年的试题,是来自四书《中庸》的一句格言: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拿到这道试题的那一瞬间,林时恭便已经明白了,不管万历皇帝再怎么懒,再怎么不顾朝政,这道试题绝对是皇帝自己选出来的。

毕竟这道题目的意思映射的就是万历皇帝的政治观。

这句话的现代意思是,不用做什么事,就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不用说什么话,就能得到别人的信服。

林时恭无语冷笑,同时也很佩服万历皇帝,居然能在古书中挑出如此清新脱俗的言论来解释自己的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