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母丧之结(1 / 2)

大明奸商 天下第二 1022 字 2021-04-07

第一百三十二章母丧之结

其他考生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拿到试题的他们开始构思,有的已经在奋笔疾书了。

林时恭也不甘落后,他埋怨几句过后便开启了系统,将几百年后的中庸国学论文都调了出来,接着将里面评分最好的论文翻译成文言文,一字一句地搬运到试纸上。

林时恭选的这一篇论文是古人君子之交的原则研究,初始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为破题,主体是君子交友的方式,接着一层层地将交友关系剖析透彻,最后再扩延到经天纬地,治国之道,安邦之法。

君子交友主张道义交情,无需过多利益往复,治国安邦则倡导君主恪己修身,以无形教导百官与百姓,同时重振发展经济,大兴文化,除去以战争扩疆盖土这种暴力的产物,能够为国家强大作证明的,那便是该国的繁荣经济以及文化自信,因此在潜移默化中奠定国家的强盛之威名,也能做到令其他国家产生敬畏的心理。

午后,不少考生陆续交卷离场,林时恭也趁着这个时候把卷子交了上去,交完卷子,走出皇城的时候恰好是黄昏时分,绯红的晚霞点缀着两边的楼殿,考生离去的背影被拖长映在青石阶梯上,显得有点凄凉冷寂。

返回内城的时候,林时恭碰到了龙青海,两人交谈了一会,就殿试的试题分析展开交流,林时恭惊叹于龙青海对试题的分析,完全就跟现代的论文一样,思想高度丰厚而又一针见血。

龙青海认为的君子之交是在言行上,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这是君子结交的一面,而真面目却是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没有一方激进或者退让。

这显然就跟论语里面的“无友不如己者”相契合,然则龙青海的思想也从这个道理启发到了国家层面,认为治国安邦之策也理应以“无友不如己者”为政治方针,要求文武百官也应该以自身为榜样,结交道同相谋的良友,这种广交良友的做法能提场风气,也能激发互相监督的勇气,并且“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的主旨又切断了利益来往的贿赂通道,这让林时恭不得不赞叹龙青海竟然能以如此高超的方式活用并诠释了殿试的试题。

“龙兄,我相信你的这篇文章可以得到朝廷认可的,这一年的进士,你必在其中。”林时恭不由地赞叹道。

“时恭说笑了,不过是一些疏浅的思想罢了,要靠这篇文章成为进士,还相差得有点远呢。”龙青海谦逊道。

殿试结果的公布日期是在三天后,林时恭和龙青海也不着急,在这三天里,林时恭到外城继续逛店面,而龙青海则陪同周世保到各处寺庙祭祀。

历经一天时间,林时恭终于在外城法华寺的西边找到了一处位置不错的店面,打听过后才知道,这个店面隶属苏家的,而苏家就是落户在外城的豪绅家族。

林时恭去了一趟苏府,跟苏家家主苏兆商量将店面转让给他,但苏兆思想固执,一再申明店面是他爷爷留下的,属于家族地产,不予转让,同时还强硬地表示让林时恭不要再来烦扰了,语气相当愤怒,这让林时恭颇感不解。

好歹两人也是第一次相见,为何苏兆会对首次登府的林时恭的态度如此不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