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两败伤
一群太医面面相觑,终于由院判上前回禀,“圣上,皇后陛下似乎是在……自绝生机……”
这一场战事起于个人私欲,牵扯整个朝堂势力格局发生了变化。东应筹谋五年,准备充分,一朝如愿以偿,早有他安排的信臣接过林远志等人留下的事务,一切都井井有条,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政局动荡。
天子对外诏称前宰相林远志怀有异心,矫诏私调神策军,意图另扶庐阳王唐东明为帝,被皇后识破,翔鸾武卫忠君勤王,力挫叛臣阴谋,林远志和庐阳王兵败身死,天子安然无事。只是皇后为救圣驾,身负重伤,昏迷不醒,伴驾的公卿也被叛军屠杀。
太庙事变的详情究竟如何,连政事堂的宰相们也不清楚,只不过因为天子在绝对强势的情况下表达了不愿扩大事态的意愿,宰相们初时的惊诧过后,很快便接受了既成事实,想方设法地安稳民心社稷。
连绵四天的阴雨过后,天光放晴,碧空如洗。天子下朝之后,车驾便直驱万春殿。此时万春殿里近身服侍瑞羽的是刚赶到京都的青红等人,闻得天子驾临,连忙俯身叩见。
东应走进寝宫,一眼看见床上青丝帐低垂,帐中人影高卧,一动不动,他的眉头便一皱,问道:“皇后还没醒来?”
“是。”
拨开帐纱,里面的人脸上肌肤白皙得近乎透明,青鬓黛眉,红颜绝色,只是双目紧闭,胸口不见起伏,透出一股令他微感惊悸的不祥之兆。他下意识地伸手,探入她的衣襟,摸到她胸口的温热和虽然间歇时间很长但仍旧微微跳动的心脉,才定下神来,收手回头,问道:“今天轮值的大夫是哪个?”
“是丹阳大夫和丘大夫。”
青红应着,一面示意宫人去传大夫陛见,一面请天子安坐用茶。东应靠着椅背闭目养神,听到两名太医叩拜的声音才睁开眼睛,问道:“两位卿家,皇后今日的病况如何?”
两名太医脸上都隐隐透着苦色,讪笑道:“皇后陛下的病情很稳定。”
东应双眉一凝,冷声道:“皇后已经昏迷十天不醒了,你们就算无能,这么多天了也该看出什么不对来,怎么还用这种话来糊弄朕?”
两名太医有苦难言,眼看天子怒气越来越重,虽知天子素来不以喜怒罪人,但也不禁胆寒。好一会儿,丹阳大夫才道:“圣上,微臣闻听习武时间久的武艺高强之人,身体气血也有异于常人之处,皇后陛下的病情或许与她自身的体质有关。圣上何不寻访习武之人,问问其中奥妙?”
找什么人看还在其次,他真正担心的只有一件事,“朕只问你们一件事,皇后此病可有性命之忧?”
二人对视一眼,犹豫道:“皇后陛下经年习武,身体强健,远非常人可比。若是仅从外相看来,并不像有性命之忧的模样,有医侍每日推宫活血,细心照料饮食起居,皇后陛下短时间内应当无恙。”
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摆手道:“既然如此,你们便好生思索能令皇后醒来的办法,其他的事且容后再说。”
两名大夫退下之后,青红一面领人过来服侍他净手洁面,更衣沐浴,一面恭声问道:“陛下可要传膳?”
“朕已经用过了,你们下去吧。”
他挥退宫人内侍,独自一人回到寝宫,将帐帘撩起,望着里面昏迷不醒的人,在她身边坐下,伸手抚住她光洁如玉的面庞,良久突然一笑,“阿汝,我知道你为什么不醒,不是受了伤醒不来,是你不愿意醒来看到我……不,不完全如此,你更不愿醒来面对自己。”
他回想当日她最后仍旧不能下令对他不利的情景,心中得意不已。
在那样的情况下,她怀着秦望北的杀身之仇,又明知若不对他下手便要负了她最忠诚的下属,与亲手害死他们无异,她却仍旧选择了约束翔鸾武卫,宁愿负尽天下人,也不愿负他,充分证明了他在她心中的重要性,让他不由得开怀而得意,连做梦也笑出声来。
“宁愿自伤,也不愿伤了我。阿汝,你能这样爱我,我真是欢喜,只不过你为什么不肯醒呢?”
他的手在她脸上流连爱抚,微带涩意地低笑,“所有的罪孽都已经造成,那些发生了的事也不能挽回。你既然在当时就已经放纵了结果,却又何必为了这个结果而自伤不醒?你以前可从来都不是这种遇事逃避、不敢承担后果的胆小鬼呀!”
不管怎样坚强的人,都很难做到全无弱点,完全不受伤害,永远敢直面鲜血淋漓的伤口。他对她所做的一切,正是对着她的命门发出的重重攻击,那样的伤害,无论她怎样强韧也不可能不致命,这个道理他未必不懂,只是他不可能承认。
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他最终的目的都只是得到她,而不是要她死。
他在她身边絮絮地说着话,她却静静地躺着,没有丝毫反应,连呼吸也轻微得仿佛随时都会断绝。
他终于累了,侧首笑道:“罢了罢了,你暂时不愿醒就不醒吧,反正宫中多的是妙手回春的太医,再艰难也能做到让你能吃能喝,气血不竭。就当你在睡觉,什么时候睡足了、肯面对现实了再醒也不迟。”
他伸手将她往床内侧推进去一些,自己在她身边躺下,横过手臂挽住她的纤腰,将她拢进怀中,闻着她脸上、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馨香,慢慢地睡着了。
她一直都是强大的,从来没有依靠过别人,任何时候都可以生活得很好,但现在的她昏睡卧床,一声也不能发,比初生的婴儿更虚弱,更需要人照顾,一时半刻也少不得他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