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星期六
日记断了快一周。这几天心情不太好,作业又多,实在没法写。
今天本来也不准备写的,在家做了一天试卷,无话可说。还是记一记昨天的事吧。社团课上,副社一碰面便跟我说,岳大记者,你还记得来新闻社呀,都快成足球社的人了。我说不明白她的意思。社长倒是替我说了话,夸我这几次的报道写得不错。但是——这个词紧接着就来了,你要有主次之分哦。为什么你上周先在足球社的公众号发了稿件,而且是原创稿件,然后才把稿子交给我们呢?我说那是想让没来参赛的几位同学尽快看到。至于发原创,是因为赛前大家说了,进球以后会摆出手势给我拍,目的就是将进球和照片献给缺席的同学。球是他们进的,祝福也是他们想出来的,我在足球社的公众号发原创是尊重人家。好吧,社长咂咂嘴,你快去拍训练吧,迟了的话,你的小奶狗们会分神的。
我有点生气。确实,这一回我在自作主张。以前也的确说好了,先在新闻社发稿件,再由足球社转发。可这次就是不一样嘛,而且稿子是我写的,想投给谁不是我的自由吗?我是有问题,但他们就真的是好心提醒我?平时都是一副学长学姐的大人样子,昨天突然翻脸,阴阳怪气,还显得是为了我好,教我怎么懂规矩。可拉倒吧。想把课文里的一句话送给他们:“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引自胡适《我的母亲》。
引自鲁迅《随感录四十一》。
[4]引用蒲宁。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落叶》,短篇小说《安东诺夫的苹果》、《松树》、《新路》,中篇小说《乡村》、《米佳的爱情》等。蒲宁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1899年与高尔基相识后,参加知识出版社工作。他的散文绘声绘色、简练生动。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侨居法国期间主要创作有关青年时代的抒情回忆录。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俄罗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