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有认真读过书的朗瑾,这回总算是意识到一点,绝不要在小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惹他。
后面的课,学究看着陛下的脸色,愣是说让他当堂就开始抄书,不要浪费时间。
朗瑾难以置信的看着苏晓晓的后脑勺,他果然还是把小皇帝想得太平易近人了吗?可这算计他的方式也太小人了吧!告状?!堂堂皇帝居然跟学究告他的状?!
边抄着书朗瑾边告诉自己,这皇帝八成脑子有问题,下次还是不要关心,小心莫要招惹为上。
唉
前头的苏晓晓又叹了口气,朗瑾默默算上:第十四声了
说是不要招惹,可小皇帝究竟在苦恼什么呢?
深宫无聊,读书头痛,唯独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皇上那点子反常,令朗瑾哪怕是受了罚,也不自觉的就记在了心上。
下了课程,苏晓晓马不停蹄的就走了,学究负责,坚持留在那儿看着朗瑾抄书。
一出学堂,魏文华就迎上来,招招手,宫人们就端着各式各样精致小巧的点心和茶汤围上了苏晓晓。
陛下,魏文华说,今日下学的时辰尚早,午膳还有一会儿呢,要用些点心吗?
苏晓晓不耐烦摇头,推开宫人就快步往外走。
魏文华赶紧在后头追,边追着苏晓晓的脚步边问:陛下这是急着去哪儿?
去找点药。苏晓晓急匆匆的,秀眉皱着,好像若是慢点就要出人命了。
她刚才突然想到,因为医术水平落后,所以古代但凡有点小病小灾都是要出人命的,叶清晏突发风寒,小桃子挨罚,个顶个的危险,她作为始作俑者(指不定叶清晏就是因为帮她处理政务积劳成疾才得风寒的),一定要做点什么。
匆匆忙忙赶回乾清殿,她翻翻找找一圈,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终于从一处非常隐蔽的地方找到了她装了保命丸子的包袱。
往常都是小桃子帮她找的,现在他不在了。
把金疮药和清寒膏递到魏文华手上,苏晓晓认真交待说:金疮药,黄瓶子的,清寒膏,蓝瓶子的,务必送到小桃子和叶清晏手上。
说完她又匆匆忙忙的往殿东头的左书房去。
魏文华摸不着头脑的在后头冲她喊:陛下,您这又是去做什么?
苏晓晓头也不回:批折子去!
话音还没落,苏晓晓的背影就隐没在了刚发绿芽的树木后。
魏文华愣了半晌,忽然笑了,看着手里两瓶瓷瓶,一瓶蓝一瓶黄,瓶身翻着釉面的温润光泽,勾了勾唇角。
来人,派人把这个送给桃公公,这个送去给叶太傅,记得,一定要亲手送到太傅手上。
宫人接过药,表示明白,然后快步离去了。
将军府。
苏晓晓惦记着会不会病死的叶太傅,此刻正举着书坐在自家院子里的石桌边喝茶。
坐姿端正,面色正常,甚至因为头一回晚上不用看苏晓晓批过的奏折而显得神清气爽。
压根没有半点生病的样子。
而坐在他对面的叶宗泗,则绘声绘色的正在给他讲述朝堂上小皇帝噎了右相的事。
待叶宗泗讲到苏晓晓说可是这个洪兴不是还没审嘛,定罪以后再商量这个这个,叶将军渎职之罪,可以伐?的时候,叶清晏嘴角勾起,拿起了桌上的茶杯惬意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