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如此。太后惊道,来人,把宫里的夜来香尽数移走。
李燕连忙阻拦道,倒是不必如此。只是不要放在屋内廊下就好。偶尔闻闻,倒是无碍的。
太后点头,只让宫人撤了寝殿周围的夜来香,又问了其他花草是否可放,这才算是放了心。
皇后这时忽然插话问道,太后的身子如何?
李燕微微一笑,太后娘娘身子不差,只是年轻的时候膝盖受过湿寒,入了秋冬难免会有些酸疼。不过好在后来调养的还算是及时,倒无大碍。
你不过随意把了把脉,便知道这些了?太后笑道,那你快去,给皇后瞧瞧,她的身子如何?宫里这些太医啊,话里十句话倒有九句是在吊书袋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是有学问的。剩下那一句,还是半真半假,只拣好听的说。
李燕微微一笑,来在皇后近前,细细地为皇后把了脉博,然后不禁失笑,娘娘最近胃口可好?
皇后点了点头。
许是快入了冬吧,胃口倒是比以前更好了些。站在皇后身后的大宫女答道。
李燕无语地笑了笑,娘娘生来气血不旺,年轻的时候补的又过了头,不仅没起到应有的效果,倒让娘娘气滞血淤了,这月事自然也是不准的。所以,娘娘在子嗣上难免有些艰难。
可有办法?太后问道。
如今娘娘的身子倒是无碍,可是那些阿胶人参之类的大补之物,还是少用些的好。更何况,娘娘您有了身子,这些东西对胎儿是不好的。
李燕的话一出口,屋里的众人皆是一惊。
你说,皇后怎么了?孔夫人问道,皇后今年也四十出头了吧?你说她
母亲,您这话问的,好歹我也是个神医呢,怎么可能连孕脉都把不出来。
皇后惊讶地抚着自己的小腹,四十多岁老蚌生珠,这简直是太让人意外了。
而且,这一子一女,皇后娘娘是要凑个好字出来了。
是个公主?太后喜道,这可太好了,哀家这么些年,就盼着多几个会体贴人的公主,快来人,去前面给皇上送个信儿。
皇后脸上飞红,鲁国公夫人也连忙给太后和皇后贺喜。
太后招手唤过李燕,拉着她的手笑着对鲁国公夫人说道,这丫头可真是个福星。怎么她一进宫,就总有好事儿。上一次,是平了望京的疫症,这回又诊出了皇后的喜脉。不行,这个一定得赏。
孔夫人连忙上前,把李燕往自己身后一藏,可不敢再赏了。如今都被算计成这个样子,您再赏她,她可是受不起了。
你个沷猴,一边儿呆着去,我赏的是彦儿,又不是你,你起什么哄。不过,这可得让哀家好好想想,究竟得怎么个赏法。
鲁国公夫人微微侧目,看了看李燕,却正与李燕的目光碰了个正着,李燕感激地对着孔夫人微微一笑,孔夫人只是捏了捏李燕的手。
不多会儿的功夫,皇帝去而复返,大步走进了慈安宫,在宫人的一片道喜声中,满脸欢喜地看着如同当年初嫁自己时候一般羞涩的皇后。
而在皇帝身后,并肩站着顾瞻、孔铭和滕逸臻三人,他们齐齐向太后与皇后贺喜,起身时,顾瞻与李燕的目光在空中交会,但很快就差了过去。
比起慈安宫的一片和乐,如意殿可谓是一片冰冷。
沈敬妃也得到了皇后再次有孕的消息,她冷笑了一声,她倒是真会争气,都四十岁了,还恬不知耻承欢生子。去,好好的给皇后娘娘准备份贺礼,别让人家说咱们小家子气。
是,娘娘。
赵明海应声说道。
另外,去御书房那里好好打听打听,今日皇上突然召顾瞻和孔铭进宫,又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