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陪着孔夫人离了太后的慈安宫,皇帝让内侍捧着药丸和字条去了前面的御书房。很快,若大的慈安宫里就只剩下了太后和李燕两个主子。
彦儿也陪着我活动活动吧。太后笑眯眯地对李燕说道。
是。
慈安宫是整个后宫之中最大的一座宫殿,历代太皇太后与太后居住于此。大翊朝的规矩还算是比较人性化,那些太妃太嫔,若是有所出,在过了四十五岁以后,便可以随着自己的子女离宫去外面居住,若是没有,那就只能留在宫中的养年馆内一辈子孤独终老了。
慈安宫后园有个极大的琉璃房子,李燕初见时,乍一看还以为是北境的定安侯府里的花房被移了过来,不过一进去才发现,这里比起定安侯府的花房,不知道要大上多少。
老了,就喜欢这些个花啊草啊的东西。太后娘娘不无感概地说道。
李燕闻言,微笑着回道,我师傅说,有了年纪的人,应该多看些花草。花草会带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让人心境愉悦。
太后身后的宫中听到李燕的答对,心中不禁替李燕捏了一把汗,心道:这县主也太不会说话了,哪个人愿意听别人说自己老,特别是女人,老啊,胖啊,丑啊,这些简直就是禁词好不好!
太后也意外地看了看李燕,也不知道这孩子究竟是直爽过了头还是真的没有心机。
李燕不以为意地接着说道,人的年纪,不是负累,而是财富。师傅常说,一个人老与不老,看的并不是年纪,而是心。像太后您这样,日日看着花草,心自然是不老的。
太后听了李燕这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拍着李燕的手说道,你倒是有个好师傅。不知,你师傅今年贵庚?
李燕想了想,不禁有些汗然,贞娴不孝,不仅不知道师傅的年纪,连他的生辰也不清楚。不过,有一日他说脱了嘴,说是丙辰年开始行走江湖四处行医的,这么算起来,师傅现在至少也得有将近九十岁了。
后面的宫人不禁失声啊了出来,太后并没有责怪他们,也惊异地点了点头,那可是位老神仙了。
李燕不自觉地抽了抽嘴角,神不神仙的她不知道,不过比起神仙来,她倒觉得妖怪这两个字与师傅更配一些。
太后让李燕自己四处转转,自己开始为花草修枝剪叉,李燕闻言也不远走,只在附近看了看。这里的名花珍品虽多,可是人工雕琢的痕迹太过,反倒失了花草本身的美感,只让人觉得匠气十足,便失了兴趣。最后,干脆站在太后的身后,帮着她递剪拿铲。
太后在这花圃里一呆就是将近一个时辰,李燕就这么默默地在她身后当了大半个时辰的助手。太后借着拿刀剪的时候打量了李燕好几次,却没在她的眼中看到半点的不耐烦,倒是让太后对李燕的感觉更好了一些。
世人对太后皆是恭敬有加,但这其中主要因为的是太后的身份,虽然刻意的奉承会让他们在语言行为上诸多注意,但是一个人的眼神,却是骗不了人的。
太后轻叹了一声,这么好的孩子,可惜了,竟是个江湖人,若不然,自己倒是觉得这个沐子彦的性子与自己的嫡孙相补。
你母亲那边儿,估计火气也散得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吧。
好。李燕笑着点头应道,退了手上的玉镯,伺候着太后净了手,方才扶着太后朝着前殿而来。
李燕随着太后回到寝宫时,孔夫人与皇后果然已经在殿中等候了。见太后与李燕一路说说笑笑,鲁国公夫人的心这才算是放回到了原处。
皇后见状,微微一笑,倒是难得见你对个孩子这么上心,倒是把鼎言都比下去了。
鲁国公夫人轻叹了一声,这孩子的身世,如今我也只是个一知半解,可就凭她如今的这身医术和武功,也知道是吃了不少苦的。一个娇滴滴的姑娘,生生被养成了个男子的性情,若不心疼,还真是假的。
皇后吃惊地问道,到现在也还是一知半解?你没问过她?万一她要是哪里派来的细作亦或是想对你和鼎言不利的话那岂不是很危险?
孔夫人摇了摇头,我想等着这孩子放开了心结,自己和我说。再说了,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如今弟弟又在我家老爷的帐下当兵,就算我不开眼,我家老爷的眼也是不开的?
皇后娘娘点了点头,还想多劝几句,可转念一想,便又收了口。
太后被李燕扶着进了屋,胸口起伏的有些厉害,李燕不自觉地将手搭在了太后的脉上,皱眉问道,太后安寝的屋子里,可摆了花草?
太后身后的老嬷嬷应道,摆了。太后不喜熏香,只在屋里摆些花草和瓜果。
李燕点头,随即问道,可有夜来香?
嬷嬷诧异地点了点头,屋子没放,只是放在了外面的廊下。
李燕转脸对太后说道,那夜来香虽然芬芳扑鼻,却不适合久闻,便是廊下,难免也会被太后吸入肺腑,会让您觉得呼吸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