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117 情意初现(1 / 2)

从一个怎么看都不正经的人嘴里听到先办正经事这话,其实还是挺惊竦的。

李燕看了看孔铭,又瞧了瞧顾瞻,问道,什么意思?

顾瞻冲着站在一旁的周东家点了点头,周东家一笑,从怀中取了两个竹筒出来,递给李燕。

老宫主和陈少爷有消息传过来。

李燕眉头一挑,用一种怪异地眼光在顾瞻和周东家之前来回转了几转,心想自己是不是记差了,难道这周东家不是飘渺宫的人,而是他逍遥公府的人么?

看着李燕变幻莫测的神情,顾瞻微微含笑,招呼众人落座。

据说,这些人似乎是来跟自己告别的吧?顾瞻这副主人一样的架势又是几个意思?

李燕甩甩头,暂时不去纠结这些,而是坐在临窗的桌边,打开扭开带着标识的蜡封竹筒。越看,李燕的脸色越发的清冷起来。

坐在李燕同桌的孔铭用手肘碰了碰身边的顾瞻,总着李燕的方向扬了扬下巴,顾瞻微微摇了摇头。孔铭怒其不争地瞪了他一眼,顾瞻干脆把头扭到一边儿不理人!

半晌,李燕回过神来,唤来周东家,将一张纸条交给了他。

周东家极快地将字条从头看了一遍,眼光放亮,问道,少宫主,您觉得可行?

李燕一笑,我不过是个看家的,论起挣钱的本事,哪里比得上这位钱眼儿长大的主儿。那边儿的几位周叔您也认识,您去和他们聊聊,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意思。

我觉得有戏,刚刚那几位还跟属下说,希望以后能跟咱们仁德医馆常来常往呢。

李燕点头,这事儿你看着办吧。

是。

周东家应声回到自己的座位,与几位医馆的主事、东家边吃边聊。

你还认识从小长在钱眼里的人物?孔铭问道。

李燕点头,师傅算上我,收了三个半徒弟。

你是那半个?

顾瞻用眼睛斜了孔铭一眼。

不。是我弟弟。虽然他教了我弟弟不少的东西,但是却不曾收他为徒。

那你弟弟那一身的本事和谁学的?

李燕和顾瞻笑而不语。孔铭看了看他们俩个,恍然大悟,摇头笑道,这还真是缘份。

那另外两个呢?顾瞻问道。

大师兄是世家出身,师傅教他的是入仕之道。二师兄是商贾之后,师傅传他的经商之术。而我随他学的是医术,还有怎么给他看家护院。

孔铭噗地一声笑了出来。

李燕思量了一下,悄悄地把另外一张字条递给了顾瞻。

顾瞻打开字条,孔铭也将头凑了过去,两人的脸色也随即冷了下来。

东戎王这是瞎了么?孔铭低声问道,虽然东戎铁矿丰沛,可是铁矿也绝不是私产,一年几万斤纯铁运进北羌,他就不知道?他就不怕北羌人直接用他们的纯铁制成兵器,灭了他们东戎?

顾瞻未答,反问李燕道,你怎么看?

东戎的王不仅不瞎,而且眼光放的很远。李燕若有所思的回答道。

顾瞻点了点头,是啊,他这条线放的还真的是很长。

孔铭看了看李燕,又瞧了瞧顾瞻,再想了想他们说的话,忽然明白了什么,他是想收渔翁之利?

顾瞻轻叹了一声,是啊。北羌人不擅冶炼,比起东戎来说,我们大翊物产更为丰富。北羌王野心勃勃,如今再多了东戎这么个盟友,只怕

孔铭的眉头也锁了起来。

就在这时,他们身后传来了欢笑之声,李燕回头望去,只见周东家暗暗地向自己点了点头,看来,事情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今日他们特地来向你辞行,其他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反正北羌人也不会明日就打到咱们眼皮子底下来。孔铭劝道。

李燕点头,站起身来,与顾瞻孔铭一起来到各桌前向众人敬酒。

这场告别宴直吃到天过午时才算结束,李燕亲自将众位大夫送出了南城大门三里之外,才与顾瞻孔铭一起缓缓催马返京而归。

看着官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李燕问道,这些都是进京来赶恩科的举子么?

顾瞻点了点头,从南边来的举子多数因为洪灾耽搁了行程,若不然,这个时候路上应该已经看不到多少人了。

李燕诧异,不是还有半个月才开考么?

孔铭一笑,妹子,这你就不懂了。科考除了考学问,还要考人脉。不然,就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考取了功名也不见得会有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