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丘(1 / 2)

千岁千千岁 盐津鱼糍 1836 字 2021-03-21

“关于我?”

金风挑起眉毛,不置可否地轻哼一声,似乎觉得萧恬方才说的话很可笑,淡声道:“我能有什么值得你猜测的。”

萧恬道:“得等一等。待薛胤遣人将那东西送来,我再告诉你。”

金风道:“什么东西?”

萧恬:“这个么,目前是——无可奉告。”

金风上楼的脚步顿了一顿,头也不回道:“不知所云。”

这一边,柳浪在房中已经听见外头他们二人的声音和暌违中的混在一处,如同回音,一近一远,一大一小。

不多时,“咚咚咚”三声叩门。

柳浪急忙站起身,小心跨过睡得四仰八叉、不知天地为何物的丹舟,走到门边,轻轻拉开。

萧恬站在门口,他身后的房门在同一时间砰然合上。金风已经进了他自己的房间,看来是不想与柳浪多费半点口舌。

对比之下,萧恬就显得过分热忱。

他笑眯眯地向柳浪道:“丹先生还没睡呢。”

柳浪心道:这不是废话,我要是睡了还能有人给你开门?

他心里虽然这么想,口头却得客客气气:“我不困,刚刚还在用暌违宝镜观看祭礼呢,多谢萧兄把这个好宝贝借给我们,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看见这样壮观的场景。多谢多谢啊。”

说着,他取过暌违,交到萧恬手中,物归原主。

萧恬收起暌违,偏头看见屋内睡意正酣的丹舟,又把声音压低了三分,道:“小事,丹先生客气。既然小狐狸已经睡了,我也就不打扰了。”

他算了算时辰,道:“已是寅时二刻了,先生也赶紧去睡吧,明日一早还要继续赶路,啊不对,是今日。”

柳浪道:“这回再去雁丘,还是御剑么?”

萧恬道:“嗯,但为避免上一次的意外再度发生,丹先生和狐狸君还是与我共乘一剑吧。”

柳浪扶额。

次日清早。

如萧恬所言,柳浪、丹舟和萧恬共乘一剑,而金风则自乘无遗。为了不引起百姓惶恐,四人特地选了个僻静的角落,腾剑而起。

柳浪站在萧恬身后,面上冷风扑簌而过,下面是万丈深渊,连人影都比不上一粒米的大小。他乘惯了,也无所谓,反正不看白不看,就开始四下东张西望,时不时还跟丹舟打趣几句。

萧恬在前御剑,一直将他们的说笑声听在耳中,亦是唇边携笑,偶尔还同他们接上话头。而金风就显得异常高冷,他头也不回,甩了身后三人大约有十步的距离,一个人昂首立在无遗之上,既不四处观望,也不言语半句,像块笔直木头似的一心御剑。要不是时时都能看见他决然的背影,柳浪都要忘了他们一行中还有这么个不合群的人。

叽叽咕咕了半日,柳浪突然想起正事来,向萧恬问道:“此去雁丘,到底是为了查什么案子?”

萧恬答道:“失踪案。”

雁丘是青州南端的一座小城,位于沧江下游,水路发达,是联结青、平二州的主要枢纽,亦是投机商贩眼中的一块上好肥肉。平日里往来商贾不断,因此相较于青州境内其他城池,雁丘城内的百姓生活水平要略微拔高一些。

但雁丘的出名,主要是因它城名“雁丘”的来历。

据传数百年前,曾有一名仙人因忤逆天意被贬下凡,落难于此,在一座山脚下修建了道观,打算潜心修行,有朝一日重返极乐仙境。数年后,这位落难仙人于山中偶遇了一名受伤的壮年男子。

这男子是从高处跌落,胸骨粉碎,手足经脉皆尽断裂,仙人慈悲为怀,将那男子背回自己的道观,耗费心力医治他,但那人伤势过重,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男子死后,落难仙人四处寻找线索,试图找到他的家人,好将他的尸首还与他们,可不管他如何寻访,山下百里内的所有城镇中,从未有人曾见过此人。

仙人只得将他葬于自己修道的山下,并为他立了一座无名石碑。

数日后的一个夜晚,仙人正在独自打坐悟道,忽然听见门外有女子的哭声,其哀泣连连,闻者心伤。

他走出门去,见一名妙龄女子在那男子的坟堆前悲泣,口中不断叫着“郎君何弃”、“妾身何去”之语。

仙人百思不得其解,正要上前问询,忽见那女子站起身来,毅然决然地向那碑一头撞去,血溅石碑,当场殒命!

仙人大惊失色,正在此时,却见到了更为不可思议的一幕——

那女子的尸首逐渐缩小,从粗布宽袍中脱了出来,最后地上只剩下一团染血的衣裳,尸首却不翼而飞。

仙人上前将那衣裳提起,一只浑身是血的大雁从衣袍中掉落出来,已经断气了。

他这才领悟:这女子原来是雁精所化。

只是她为何要为这男子殒命?

他忽然忆起,当初在山中捡到那名男子的时候,他穿的衣裳,与这女子一模一样——深灰色粗布外袍、羽白内衫。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连夜将男子的坟墓掘开,只见那乌黑的棺材内躺着的,分明是一只已经腐烂的雄雁。

那日男子重伤,想来就是他受到袭击或者是其他意外,从高处坠落,这才导致了那样惨烈的伤势。